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是一种非常好的疫苗,临床上效果很确切。一般注射乙肝疫苗是注射三针,采用0、1、6的方案。比如今天注射第一针是0,一个月以后注射第二针,六个月以后注射第三针,这就是0、1、6的方案。因为90年代后,尤其是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全部在出生后会注射乙肝疫苗,所以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比较少,不像以前有很多人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
  如果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或者是属于高危人群,比如是医生或者是做病毒检测的科研人员,或者周围有乙肝的患者,这时一定要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相关阅读

得了乙肝要怎么治疗

得了乙肝要怎么治疗:
  乙肝治疗相对比较复杂。因为乙型肝炎有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重症肝炎,还有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临床情况非常多样,也非常复杂。所以,治疗乙肝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治疗乙型肝炎,在没有发生肝硬化或没有出现其它更严重的肝病之前,一般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肝损伤。就是患者有无明确的肝损伤。另外一方面是病毒有无明显的复制。如果经过检测HBV-DNA很高,病毒的复制非常明显,这时我们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肝功能也异常,甚至是大三阳的患者,也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般是有两种药物:
  第一种是传统的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的治疗。
  第二种是口服核苷类似物的治疗。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因为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的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大,有的患者不能耐受,所以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是核苷类似物,用起来比较方便,核苷类似物是口服药,每日一片,效果非常好,只是疗程会稍长。
  乙肝治疗要观察的是:
  第一个是DNA需要通过治疗转为阴性。
  第二个是肝功能比较正常。如果肝功能损伤比较明显、降转氨酶也很高,甚至出现了胆红素升高、黄疸,这时候除了抗病毒治疗,还要进行肝功能的保肝治疗。保肝治疗有针对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以及其它肝损伤的治疗,药物也非常多,比较庞杂。所以,只要知道有保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就可以。一般情况下,乙型肝炎的治疗就是指保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
  第一个途径就是母婴。母婴是说孕妇在怀孕的过程中,就是在孩子出生之前,那就感染胎儿,这个途径叫做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曾经是我国最主要的感染孩子的一个途径,
  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叫做血液途径,这基本上就是像输血、手术,或者像拔牙、针灸这一些,还甚至有修脚、纹身、扎耳洞,这些它就是这种刺破皮肤的这么一种途径感染人体,这是第二个主要的途径。
  第三个途径就是夫妻之间叫性传播,夫妻之间是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尤其是当对方没有打过疫苗,没有抗体,另外一方感染者就是他的病毒载量又比较高的时候,夫妻生活是有可能会传染乙肝,所以就是说新婚夫妇还是需要查乙肝两对半,如果要是没有抗体,还是需要免疫出现有抗体,另外如果要是其中一方有乙肝病毒,要检测一下乙肝病毒的DNA,看看它的水平是不是很高,如果要是特别高,那么传染性相对就比较强,对方就更需要有抗体来保护。

乙肝传播途径

乙肝会不会传染首先要明确乙肝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传播:第一个是血液的传播,比如你接触了乙肝患者的血液,而且你正好没有保护性的抗体,这时候可能被感染;第二个途径是性途径传播,如果两个人发生了没有保护的性行为,而一方携带有乙肝病毒,另一方没有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会导致传播;第三个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顾名思义就是妈妈把病毒传给孩子,这是母婴的垂直传播。知道了这三个主要的传播途径,就可以知道吃饭不会传播乙肝,因为乙肝病毒不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而是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游泳都不会传播,大家也不要谈乙肝就色变,要正确认识这个传播的问题。

乙肝做什么检查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肝病。诊断乙肝的时候,首先应该查所谓的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在内的一个系列的检查,主要是为了确定乙肝病毒的存在。除此以外,还应该做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检测、甲胎蛋白和肝胆脾超声。这些检查是为了确定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性以及它所引起疾病的一个阶段。这些检查全部做完了之后,才能给乙肝病毒感染者一个明确的临床诊断,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是肝炎状态,还是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已经出现了肝癌。把这些事情都搞清楚之后,才能够给乙肝病毒感染者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乙肝可以治愈吗

乙肝是否能治好要从两个方向来看,要达到表面抗原阴转,把乙肝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目前现有的医学手段还很难达到,虽然美国目前也在开发一些新药,但这些药物目前还没有应用到临床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控制乙肝,21世纪初出现了核苷类似物的药物,通过口服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进而达到肝功长期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不能停药,药物在体内存在有时可以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一旦消失,乙肝病毒就会迅速出现,造成肝功的损害。口服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肝功,也可以有效的控制肝脏的进展,这时可以说乙肝病人是可控、可治愈的。

乙肝能治好吗

乙肝是否能治好要从两个方向来看,如果想要达到表面抗原阴转,把乙肝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现有的医学手段还很难达到。可以通过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控制乙肝,21世纪初出现了核苷类似物的药物,通过口服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进而达到肝功长期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不能停药,在体内存有的药物浓度,乙肝病毒就很难进行复制,一旦消失,乙肝病毒就会迅速出现,造成肝功的损害。口服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肝功,也可以有效的控制肝脏的进展,这时可以说乙肝病人是可控、可治愈的。

乙肝抗病毒药吃多长时间

乙肝抗病毒口服的药物,目前只有核苷酸类似物有明确疗效,这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不建议停药,它是目前国内指南上服药时间最长的一种药物,一般出现停药指征后也不建议停药,因为这类药物只要存在,乙肝病毒就无法致病,但是如果它不存在,乙肝病毒就会进入快速复制期,一定要把乙肝的所有CCDNA耗竭干净以后才能停药,但这并不意味着乙肝患者没有停药的希望,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彻底根除乙肝病毒的药物,如表面抗原的阴转药,未来患者可能不需要长时间服药就可以彻底把体内的乙肝病毒清除干净。

乙肝抗病毒治疗时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治疗乙肝抗病毒时停药要谨遵医嘱。抗病毒治疗乙肝是为了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乙肝转变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风险。乙肝抗病毒治疗能否停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有些患者因为个人身体因素,必须要停药;但是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能否停药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才能进行停药。如果因为各种个人原因,一定要停掉药物,可以在咨询医生以后,考虑是否可以停。停药以后,一定要密切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的情况,如果有反弹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要请医生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两种,一种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通常指年轻的处于乙肝免疫耐受状态的表面抗原,表面E抗原阳性和乙肝病毒DNA阳性者。另外一种是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指表面抗原阳性,E抗阴性,病毒也是阴性者。

甲肝、乙肝、丙肝哪个更严重

甲肝、乙肝、丙肝都是病毒肝炎,但是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病毒,传染途径不同,感染方式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不相同。甲肝以消化道传播,基本可以治愈。丙肝的危害性比乙肝大,因为丙肝没有疫苗预防,丙肝病毒变异率较高,使得丙肝的治疗比乙肝更麻烦。

影响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因素有哪些

许多因素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有关。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①治疗前ALT水平较高;

②HBV DNA<2′108 拷贝/ml;(<4′107 IU/mL);

③女性;病程短;非母婴传播;

④肝组织炎症坏死较重,纤维化程度轻;

⑤对治疗的依从性好;

⑥无HCV、HD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

⑦HBV基因A型;

⑧治疗12或24周时,血清HBV DNA不能检出。其中治疗前ALT、HBV DNA水平和HBV基因型,是预测疗效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过程中,定量检测HBsAg水平或HBeAg水平对治疗应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在用干扰素治疗前,可以估计一下自己有利于疗效的因素多,还是不利于疗效的因素多。如果不利于疗效的因素较多,预测一下干扰素的疗效,再决定是否选择干扰素治疗。

在这些因素中,尽管年龄、性别、感染方式、病毒水平和病毒基因型等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有一些因素是可以人为改善的。我们可以采取尽早治疗、不饮酒、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预防重叠感染其他病毒和脂肪肝等积极措施改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预后。

另外,在干扰素治疗期间观察HBV DNA、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可以预测干扰素的疗效。在治疗3~6个月时,HBV DNA下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HBsAg和HBeAg水平逐渐下降者疗效较好。

为什么术前需要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

近些年来许多人都发现在医院进行手术、胃镜检查等介入性诊断治疗前都要常规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检查。这曾被许多病人误解,认为医院乱做检查多收费。还有人误解为医院歧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愿意为这些患者做手术。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都属于经血液传播。使用未经规范消毒的内镜、牙科器械、注射器、针头、血液透析机以及医务人员在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过程中导致的职业暴露均为医院内传播的重要途径。

手术前和介入性诊断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筛查有三个目的:

一是发现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对于这些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要进行专门的消毒或单独使用,保护其他患者,防止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

二是保护医务人员。在对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手术等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防护,避免锐器刺伤皮肤,防止医护人员感染丙肝病毒。

三是鉴定病人感染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时间。如果病人在手术前检查未感染丙肝病毒,而手术后不久发现丙肝病毒感染,则感染可能与本次手术或术后治疗有关。

因此,我国2012年发布的《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中要求:进行外科手术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所有涉及外科操作的内科、内镜以及妇科、产科、牙科等的常规医疗操作)患者在进行操作前筛查丙肝病毒抗体;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丙肝病毒抗体阴性者在血透中建议定期(半年)进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

为了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在医院内感染,手术前和介入性诊断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毒筛查主要是防止这些血传播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并非医院为多收费。

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何时能够停药

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尽管不一定终生治疗,但也是很漫长的过程。过早停药往往导致疾病复发,前功尽弃。尽管以往大多数指南推荐的停药指征是达到完全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的e抗原阳性患者患者,在e抗原血清学转换持续至少1年的患者可以停药。

但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许多e抗原阳性患者即使达到上述标准停药后的复发率也是较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后,巩固治疗的时间越长,停药后的复发率越低,最好达到HBsAg阴转后再停药。因此,大多数医生建议患者尽可能延长治疗时间。

2015年更新的《亚太地区乙型肝炎临床管理指南》中指出:对于没有肝硬化HBeAg阳性患者,核苷(酸)类药物的最佳疗程是不确定的。HBeAg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治疗至少1年可以停药,但最好巩固治疗3年后再停药。

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明确提出:对于没有肝硬化HBeAg阳性患者,核苷(酸)类药物的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的疗程更难确定,停药指征更严格。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没有e抗原血清转换这一显著的有效性指征,疗程更难以确定,停药后复发率高,因此更需长期治疗。

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建议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停药指征需要达到HBsAg消失且HBV DNA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方可考虑停药。

有肾损害的患者如何服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两天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一位乙肝患者对恩替卡韦耐药,使用替诺福韦(TDF)又出现了肾损害,肌酐清除率已经下降到40 ml/min,现在需要改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问我是否需要调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的药物剂量。今天,我查到了TAF的英文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中的“2.3在有肾受损患者中的剂量”中是这样写的“有轻度、中度或严重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VEMLIDY(TAF)的剂量调整。终末肾病患者(估算肌酐清除率<15 ml/min)不建议使用VEMLIDY(TAF)。

药品说明书“5 警告和注意事项”中的“5.3新发肾受损或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是这样写的:“在VEMLIDY(TAF)临床试验中,没有范可尼综合征或近端肾小管受损的病例。病人服用以前的TDF或服用有肾毒性的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肾损害和肾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推荐所有病人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前应进行血清肌酐、血清磷、肌酐清除率、尿葡萄糖、尿蛋白的检测和评估。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期间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应停止VEMLIDY(TAF)的治疗。”

我也帮助这位病人查阅了文献。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既往使用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出现肾损害的患者换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后,肾功能好转。还检索到1例多重耐药且以往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导致范可尼综合征,达到3级肾损害,换用TAF后乙肝病毒很快得到抑制,肾功能未再继续恶化。

另有1例HIV/HBV共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获得成功。但是,TAF对肾脏非常安全吗?并非绝对安全。我检索文献时发现,有1例因吸毒感染HIV/HCV的患者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停药肾功能后好转,但因疾病复发改用TAF治疗,肾损害再次加重,肾穿刺显示肾小管线粒体损伤。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这些文献报道,我认为这例打电话求助的病人可以换用TAF,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因以前已经存在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并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果肾功能出现肾功能恶化,则应停止TAF的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乙肝核心抗体为什么会阳性

孕期母亲的胎盘对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有选择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分子量大小,二是母亲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三是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量。

乙肝病毒抗体的分子量较小,容易透过胎盘,抗原的分子量较大,不容易透过胎盘。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都已经证实: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都属于抗体,都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即可检测出这些抗体。

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子量最大,最不容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可部分透过胎盘。根据我们医院妇产科的研究数据,410例阻断成功的乙肝“大三阳”母亲所生后代中,出生时HBsAg的阳性率为11.0%,HBeAg的阳性率为34.9%,而抗HBc的阳性率几乎100%。

母亲感染乙肝病毒的状态也是决定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透过胎盘的重新因素。新生儿HBeAg仅会出现在HBeAg阳性的乙肝“大三阳”母亲所生后代中,而HBeAg阴性的乙肝“小三阳”母亲所生后代无1例HBeAg阳性,但92.5%~100%的新生儿血清内可以检测到抗HBe。

同理,母亲体内的乙肝抗体也会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接种了乙肝疫苗的母亲所生孩子,出生时即可检测到抗HBs;而母亲体内的抗HBc也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其母亲是否为慢性乙肝病毒的感染者。也就是说,只要母亲体内存在抗HBc,新生儿体内就有可能检测出抗HBc,即使母亲为单抗HBc阳性(HBsAg阴性)者。

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是否可以透过胎盘,也与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量有关。母亲体内HBeAg水平越高,新生儿HBeAg阳性率也越高。抗体透过胎盘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母亲所生后代抗HB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接种2针乙肝疫苗者;单抗HBc阳性(HBsAg阴性)母亲所生后代,由于母亲体内抗HBc水平较低,其后代出生后抗HBc阳性率也低于HBsAg母亲。

总之,新生儿出生时检测到抗HBc阳性最大可能是母亲有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为HBsAg阴性/抗HBc阳性母亲所生后代。但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母亲是否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新生儿检测出抗HBc阳性都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母亲不用为这一指标担心。

(0)

相关推荐

  • 乙肝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乙肝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肝炎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药物治疗。饮食方面,建议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饮酒,避免吃添加剂、防腐剂较多的食物。   对于肝炎阶段治疗主要…

    08-31
    10
  • 怎么知道自己得没得乙肝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了乙肝,首先可以从自身的症状加以判断。乙肝患者会有食欲下降、恶心、脸色发黄、尿液发黄、肝区疼痛、发热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的,应积极到医院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以及肝功…

    12-17
    14
  • 治疗乙肝该如何选择药物

    一般来说,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的, 并且要注意的是,正确的使用药物,现如今,最常见的两类药物,一种是干扰素,一种是核苷酸类的抗病毒药物,这都是有所帮助的…

    08-20
    20
  •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因各个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也尚未发育健全,对乙肝疫苗的答率较低。美国提出的免疫策略是:对于母亲HBsAg 阴性的早产儿,如果出生体重<200…

    11-01
    18
  • 乙肝孕妇转氨酶升高怎么办

    乙肝是一种常见肝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尤其是对于一些孕妇,因为患上了乙肝很容易会导致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一定要积极治疗,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科学治疗,治疗时千万不要盲目用药,要等…

    12-15
    12
  • 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若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大三阳处于疾病活动状态,包括肝功能转氨酶不正常,或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做腹部彩超,发现患者有脾脏增大等慢性化改变时,这种大三阳…

    08-30
    9
  •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方式与乙肝相同。乙肝病毒传染性,要根据乙肝病毒是否是阳性决定。病毒阳性就有传染性,病毒阴性则没有传染性。日常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小,但是要注意适当与健…

    11-01
    10
  • 得了乙肝怎么治疗

    对于什么样的乙肝病人,我们需要抗病毒治疗,首先看两个,一个是转氨酶,如果转氨酶大于正常的两倍以上,也要病毒,DNA的量,根据E抗原阳性,就要大于五次方,E抗原阴性大于四次方,如果是…

    09-23
    14
  • 怎么阻止乙肝传染给宝宝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对于孕期感染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若是在怀孕后期肝功能比较差,要及时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则要注射乙肝疫苗。另外,乙肝产妇在…

    11-11
    8
  • 乙肝患者怎样预防癌变

    对于已经患有乙肝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积极配合治疗和进行预防,这是比较有帮助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自身一定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并且要注意进行饮食的注意,不能抽烟,喝酒,而且不能过分依…

    12-17
    12
  • 丙肝和乙肝在传播途径上有何区别

    丙肝和乙肝都是肝脏病毒疾病,由于病毒的入侵造成肝脏健康受损。两者在传播途径上面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通过血液、性生活和母婴等方式来进行传播。为了避免丙肝和乙肝的感染,需要切断其传播源…

    08-20
    11
  • 乙肝是什么

    乙肝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所致的肝炎,乙肝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肝炎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血液、直接接触以及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在急性…

    12-16
    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