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肝胆

如何保护肝胆: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最重要的能量供应器官。我们每次的进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能量储存的过程。当我们不吃饭的时候,由肝脏把这个能量就释放出来,供人体所用,吃饭的时候再把这些糖吸收的这些能量当做糖原储存在肝脏。所以,为了保护肝脏,我们就需要规律的饮食,这样让肝脏能够均匀的工作,避免饥一顿饱一顿,这样好好吃饭。另外,肝脏很怕劳累,所以需要好好休息,就生活规律比较好。肝脏还是特别怕生气。保护肝脏需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闷气。另外肝脏非常怕酒精,所以保护肝一定要不要喝酒,尤其是不要大量的一次的这种大量的饮酒免得对肝脏造成急性的损伤。
  很多的药物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在吃药的时候要好好看说明书,不要重复吃药,比如说有人感冒了,他吃头疼的药,有里边的一些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又吃一些他认为是退烧的药,里边含有相同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这样几种药吃下来其实相当于过量用药,就容易出危险,所以肝脏要警惕药物性的肝损伤。
  胆囊它主要是储存胆汁,为了助于消化那浓稠的胆汁在胆囊里,清晨起来的时候这个就需要把它排除,排空胆囊免得在胆囊内形成胆结石。那早餐就一定要吃,利于胆囊的排空,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如何保护肝胆相关阅读

服药的乙肝妈妈能否母乳喂养

综合研究和各国指南的意见,对服药妈妈哺乳期母乳喂养有以下建议:

①需要长期治疗的乙肝母亲不建议冒着停药导致肝病加重的风险而停药喂奶。对于非常需要母乳喂养的母亲宁肯服药喂奶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治疗停药喂奶。因为正像美国指南中所说,“这些抗病毒药物很少经母乳排出,不大可能导致显著毒性。”而停药后造成的肝病加重不仅危害母亲的健康,也使得母亲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更多的药物治疗,更加难以喂养婴儿。

②尽管拉米夫定在哺乳期比较安全,但它的耐药性将可能给母亲今后的治疗造成更大麻烦,不建议服用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母乳,自行换用抗病毒作用偏弱的拉米夫定治疗。在更换治疗前应请有经验的医生评估后决定。

③孕晚期服药的免疫耐受期母亲产后可停药母乳喂养,但需要严密监测肝功能,ALT异常的母亲不建议哺乳。

④替诺福韦对骨骼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血磷降低,服用替诺福韦的母亲的哺乳期需要注意监测血磷和血钙,并可通过适当补磷,防止药物对婴儿骨骼发育的影响。

⑤混合喂养虽然不如纯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母亲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对于需要服药治疗的乙肝妈妈,混合喂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通过哺乳摄取母亲的治疗药物,从而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⑥这些药物可能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长期婴儿药物暴露的风险尚不明确,尤其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婴儿长期母乳中低水平药物暴露可能对今后的治疗产生影响,服药母亲母乳喂养需确保母婴阻断成功,并权衡利弊后决定。

乙肝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刚刚有一位准备生育的乙肝女孩给我来信,说网上有医生说乙肝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她非常害怕,不敢生育。上面写着:“假如是早期妊娠怀孕头3个月得了急性病毒性乙肝,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以轻易引起染色体畸变。”别说这段话连语句都不通,就说这位医生的观点根本毫无依据。

医生应该怎样说话?应该怎样回答病人的问题?医生可以不知道,但不能不懂装懂,不能信口开河,不能毫无依据乱说。不懂装懂,信口开河,毫无依据乱说很有可能伤害病人、延误病情,也会失去病人的信任。

妊娠期HBV感染,无论是慢性感染还是急性感染,都不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异常,也不会增加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发生胎儿死亡。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后代感染。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不同。在新生儿没有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100%。

没有按时打乙肝疫苗要重新开始吗

上周四,我出完门诊下班的时候,被一位医院职工叫住。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出生时打了一针乙肝疫苗,等到打第2针乙肝疫苗时,因为全身湿疹严重,防疫站医生不给打疫苗。现在1个月过去了,第2针乙肝疫苗还没有打。他问我:第1针乙肝疫苗是不是白打了?是不是需要重新从第1针开始接种3针乙肝疫苗了?

这位职工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我也常常碰到一些乙肝妈妈这样问我:孩子因病没有按时打第2针或第3针乙肝疫苗,是否要重新开始打3针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性文件》中指出:“如果孩子出生后因疾病等原因3针的乙型肝炎免疫程序中断,重新开始接种时不需要从第1针开始重新开始,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即可;如果仅仅第3针被推迟,则应尽早接种。”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在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后,虽然产生的抗体不多,中断第2针或第3针疫苗接种后,抗体也可能很快降低,但免疫功能是可以“记住”第1针疫苗的刺激的。所以,第1针乙肝疫苗不会白打,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免疫系统会很快发挥作用,产生大量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血清学5项检查中的第一项,其英文缩写是“HBsAg”。检测乙肝的抗原和抗体有许多方法,如: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微粒子酶免检测法、电化学发光法等。不同的医院用不同的试剂检测,所以检测结果的数值各不相同。不过,这些检测HBsAg的方法都可归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三类。

定性检测就是只报告“阳性”或“阴性”,一般只要体检时使用,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已经很少使用了。

半定量检测是用标本检测值与临界值的比值。检测到HBsAg的S/CO的数值越大,代表体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量越高。但是,半定量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比定性检测好,但定出的量并不准确,只可以大致判定抗原、抗体在血清中的水平。

最先进的是定量检测方法,目前仅用于对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的检测。定量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灵敏地检测出血中很微量的病毒抗原和抗体,而且可以准确地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在血清中的量(IU/ml或mIU/ml)。

定量检测的方法有: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代表试剂是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的代表试剂是上海新波公司生产的,电化学发光法的代表试剂是罗氏公司生产的。

大多数医院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和e抗原半定量检测都使用这三家公司生产的试剂。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是雅培公司的试剂(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它的检测范围是0.05~250 IU/ml。当乙肝表面抗原>250 IU/ml时,则需要对标本进行稀释,再根据稀释系数计算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值。

对HBsAg进行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HBsAg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cccDNA”的活性密切相关。HBsAg水平越高,说明肝内乙肝病毒cccDNA也越多,病毒则很难完全清除。反之,HBsAg水平较低的感染者,肝内乙肝病毒cccDNA较少,病毒清除较容易。因此,检测HBsAg定量检测可以预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HBsAg定量检测可以在治疗前和治疗的过程中预测干扰素的疗效。治疗前HBsAg > 10000 IU/ml,且HBV DNA>2×108 IU/ml的患者干扰素的疗效较差。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如果24周HBsAg<1500 IU/ml,继续单药治疗至48周可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

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仍大于20000 IU/ml,建议停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12周后HBsAg未下降且HBV DNA较基线下降<2 log10 IU/ml,应考虑停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HBsAg定量检测也可以用于预防核苷(酸)类药物的疗效。治疗前HBsAg<1000 IU/ml,或者治疗期间HBsAg下降速度较快(每年>0.166 log10 IU/mL)的患者,HBsAg被清除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HBsAg定量检测也常作为核苷(酸)类药物停药的指标。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小。停药时HBsAg<100 IU/ml或消失的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疾病很少复发。

有肾损害的患者如何服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两天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一位乙肝患者对恩替卡韦耐药,使用替诺福韦(TDF)又出现了肾损害,肌酐清除率已经下降到40 ml/min,现在需要改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问我是否需要调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的药物剂量。今天,我查到了TAF的英文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中的“2.3在有肾受损患者中的剂量”中是这样写的“有轻度、中度或严重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VEMLIDY(TAF)的剂量调整。终末肾病患者(估算肌酐清除率<15 ml/min)不建议使用VEMLIDY(TAF)。

药品说明书“5 警告和注意事项”中的“5.3新发肾受损或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是这样写的:“在VEMLIDY(TAF)临床试验中,没有范可尼综合征或近端肾小管受损的病例。病人服用以前的TDF或服用有肾毒性的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肾损害和肾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推荐所有病人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前应进行血清肌酐、血清磷、肌酐清除率、尿葡萄糖、尿蛋白的检测和评估。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期间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应停止VEMLIDY(TAF)的治疗。”

我也帮助这位病人查阅了文献。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既往使用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出现肾损害的患者换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后,肾功能好转。还检索到1例多重耐药且以往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导致范可尼综合征,达到3级肾损害,换用TAF后乙肝病毒很快得到抑制,肾功能未再继续恶化。

另有1例HIV/HBV共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获得成功。但是,TAF对肾脏非常安全吗?并非绝对安全。我检索文献时发现,有1例因吸毒感染HIV/HCV的患者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停药肾功能后好转,但因疾病复发改用TAF治疗,肾损害再次加重,肾穿刺显示肾小管线粒体损伤。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这些文献报道,我认为这例打电话求助的病人可以换用TAF,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因以前已经存在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并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果肾功能出现肾功能恶化,则应停止TAF的治疗。

(0)

相关推荐

  • 得乙肝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主要有四种传播方式,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得了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这种传播极少数由宫内感染引起,大多数是因为围产期、围手术期管理不严格造成。第二种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

    11-27
    16
  • 打了乙肝疫苗就不会得乙肝了吗

    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后,还是会有一定的几率患有乙肝疾病。接种疫苗以后身体中的抗体滴度不足,很容易会造成防御效果下降,需要及时补充疫苗。另外,接种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其效果下降。所以…

    08-20
    9
  • 乙肝胆红素高怎么办

    乙肝胆红素高怎么办:   乙肝胆红素高的乙肝患者,说明肝脏功能出现异常,肝脏受到了乙肝病毒的损害,主要的是说明乙肝病毒发作的重要标志之一。   胆红素高了,主要的是由于肝脏受到损害…

    09-09
    10
  • 乙肝会发展成肝癌吗

    乙肝会发展成肝癌吗: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变成肝癌,因为很多患者得了乙型肝炎,在病毒的基础上对肝细胞有一定的影响,肝细胞发生破坏、损伤和再生,这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再…

    09-21
    14
  • 乙肝指标参考值

    乙肝指标参考值可以作为诊断病情的标准。其中乙肝表面抗原参考值为0-0.5ng/ml,阳性表示属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表面抗体参考值范围为0-10mlu/ml,阳性说明乙肝已痊愈或已…

    08-21
    13
  • 乙肝疫苗加强针是什么

    在接种完乙肝疫苗后,常常会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这是为什么呢?乙肝疫苗加强针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吗?乙肝疫苗加强针是什么呢?   什么是乙肝疫苗加强针 乙肝疫苗加强针是指当乙肝抗体在…

    08-17
    17
  • 乙肝有什么特征

    乙肝主要具有传染性特征,会通过血液、母婴以及多个途径进行传播。而一旦受到感染则一般都会终身携带,即便是接受药物方面的治疗,也无法彻底性治愈,因此也具有难康复性的特点。除此之外,乙肝…

    08-21
    10
  •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怎么办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怎么办:   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那细胞免疫功能,它包含很多细胞。NK细胞,T细胞还有巨噬细胞等等,都是和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他或者是…

    11-08
    33
  • 治疗乙肝有哪些方法

    治疗乙肝可以采取一般治疗的方式,通过改善饮食或者是规律作息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以及多进行体能锻炼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同时,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病人常采取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核苷酸类似…

    12-15
    11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包括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   保肝治疗会根据该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判断,如果该患者的肝功能谷丙…

    11-16
    17
  • 乙肝特征是什么

    患上乙肝后,患者会出现多种不良症状,首先胆汁分泌会受到影响,这会导致患者厌食、皮肤表面出现黑斑,还可能会引起消化道表现。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且肝功能出现了受损的情况,就可能会出…

    08-21
    14
  • 丙肝和乙肝在传播途径上有何区别

    丙肝和乙肝都是肝脏病毒疾病,由于病毒的入侵造成肝脏健康受损。两者在传播途径上面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通过血液、性生活和母婴等方式来进行传播。为了避免丙肝和乙肝的感染,需要切断其传播源…

    08-20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