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相关阅读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 、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如果是患者是儿童,小孩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能力会、活动能力都会下降。
  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比如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心肌缺血,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在心脏检查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如果溶血性贫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发生,就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患者甚至会精神异常,也有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痛风的表现。虽然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特别常见,但是也有出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忽视。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也就是说导致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的异常。
  由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导致的大多是遗传性溶血,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引起的是获得性的溶血。红细胞内在的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比如像遗传性的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缺陷还有红细胞酶的缺陷、球蛋白的异常等等;获得性的红细胞膜的异常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的溶血等;非免疫性的因素,包括比如物理基介因素,像心脏瓣膜钙化狭窄、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化学因素也是属于非免疫因素,比如说像蛇毒、苯等等。还包括感染因素比如支原体肺炎、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溶血的发生。
  溶血发生的场所也是造成溶血性贫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发生在血循环中称为血管性溶血,发生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称为血管外溶血。一般来说,血管外溶血主要是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往往较轻,比如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不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原位溶血,比如骨髓增生或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
  溶血性贫血是一组抑制性疾病,我们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治疗第一步就是去除病因。对于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查到病因并去除就可以治愈。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停止药物以后,病情就能很快恢复。由感染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通过控制感染,溶血也就会随之停止。如果怀疑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就要立即停止输血,再进一步查明原因。
  感染也可能引起溶血或者加重原有的溶血性缺陷,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对于某些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是有效的,对于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由于溶血性贫血最开始表现就是贫血,所以如果贫血较为严重也要进行输血治疗,或者是成分输血治疗,这可以迅速地改善贫血的症状,但是输血对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类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针对指征严格把关。
  脾切除也可以应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适合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征。某些血红蛋白病脾切除以后,虽然不能够治愈疾病,但是可以一定程度减轻红细胞的破坏,缓解病情。另外急性的血管内溶血会引起急性的肾衰竭,休克会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等等致命的并发症,我们要积极地处理。
  对于某些叶酸消耗比较多的慢性溶血性贫血,要注意适当补充叶酸。慢性血管内溶血会增加铁的丢失,但要在证实了缺铁以后,才可以用铁剂来进行治疗。要注意的是,长期依赖输血有可能会导致血色病,也要进行去铁治疗。

间接胆红素偏高有什么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有什么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说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比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这种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就会引起一些皮肤发黄等等,如果说肝脏的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得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
  那么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我们还需要根据偏高的数值严重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一些其他的症状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像某些药物或者是某些生理性的都可能会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那么像肝脏如果说出现了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说由于大量的饮酒,由于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像某些生理性的黄疸,一些先天性的代谢疾病,像某些青年人在查体的时候只是出现了一个轻微的间接胆红素升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生理性的或者是良性的黄疸,不需要额外的关注。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和球蛋白的异常,所导致的大多是遗传性溶血。
  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也会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包括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这会形成获得性溶血,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的溶血等;非免疫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基介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根据溶血发生的场所的不同,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主要是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往往较轻,比如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会引起皮肤发黄等。
  肝脏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要根据偏高的数值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某些药物或者生理性的,都可能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如果出现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由于大量饮酒或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多用于判定人体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正常数值。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的参考范围:绝对值:仪器法(1.80~6.30)×10^9/L;百分率:仪器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0.40~0.75(40%~75%)。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它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铅、汞、苯或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等、长期接受放射线及放化疗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役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某些寄生虫病。

对于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4.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5.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6.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用于判定骨髓造血功能的参考数值。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成人为0.005~0.015(0.5%~1.5%),新生儿为0.02~0.06(2.0%~6.0%)。

用于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的造血情况:增加重金属中毒时明显增加,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抑制后恢复期可见增高;减少见于红细胞生成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于疗效观察指标:骨髓增生功能良好的患者,在给予相关抗贫血药物后,网织红细胞的数量一般都会增加。指导临床掌握肿瘤化疗的合适时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之后,最先表现为早、中期网织红细胞数量增加,然后依次是白细胞、血小板等其他参数数量增加。

对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检查前一天晚上,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

2.检查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检查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4.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女性血液中一种运输氧气蛋白质的正常数值。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的参考范围:110~150g/L(11.0~15.0g/dl)。

增多:相对性增多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绝对性增多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减少:一般成年女性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

对于女性血红蛋白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抽血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检查前一天的晚8点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检查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抽血检查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溶血性贫血有可能会遗传。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因素来区分的,并不是所有的都会遗传。想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溶血性贫血是否遗传,必须得先看看是什么类型,有些溶血性贫血确实有遗传的可能性,但有些没有。

众多的血液疾病当中,溶血性贫血是很常见的一种,其所产生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一旦患上溶血性贫血,除了担心自己的健康之外,也害怕会遗传给下一代。那么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一、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溶血性贫血并不是只有一种,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因素不同,它分为了多种不同的类型,是否有遗传还得看具体的类型,有些确实是存在着遗传的可能性,但也有一部分并不会遗传,即便是父母患病,子女也没什么问题。如果说想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溶血性贫血是否遗传,必须要尽早的到医院去做相应的检查。
  二、有遗传的溶血性贫血有哪些
  1.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容易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正常的红细胞应该是凹碟形,如果说出现了缺陷,那么红细胞就会变成椭圆形或者球形,但发生了这种改变,在通过毛细血管的时候就容易被挤破,由于被破坏的红细胞增多,所以才会出现贫血现象,比较常见的就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以及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酶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如果说出现了红细胞酶缺乏的情况,也容易引发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人体的红细胞当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可以有效的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一旦缺乏了正常量的酶,那么红细胞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从而遭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出现贫血现象,最常见的就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3.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若有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的情况,那么也容易引发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地中海贫血。这种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轻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比较轻微,也可能没有症状,对健康的影响较小。但如果是严重的地中海贫血,有可能是死胎或者是出生后就死亡。

g6pd正常值

g6pd正常值是用来判断新生儿黄疸、蚕豆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参考数值。

g6pd正常值的参考范围:(12.1± 2.09)IU/g Hb(37℃)。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因G6PD缺乏诱发的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肝、肾、或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在检测g6pd前,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测量g6pd为抽血检测,需要空腹。

2、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3、抽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指标的检测。

4、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0)

相关推荐

  • 贫血脸色会发黄吗

    在贫血的患者中,有一些患者会因为患病而造成脸色发黄。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红细胞被大量地破坏,造成身体里面的胆红素过高,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的情况。因此有一些贫血的患者会因此而出现脸色发…

    10-13
    10
  • 吃什么补血

    体虚的患者需要在食物当中吸收更多的营养,补充身体当中的养分,才能够更好地让身体保持健康。而在日常所见的食物当中,有很多食物都能够起到养血补血的作用。例如南瓜、葡萄以及红枣,都能够养…

    01-12
    26
  • 孩子贫血吃什么药

    孩子贫血吃什么药:   能够引发贫血的种类有很多,临床上较多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贫血两种。孩子贫血了吃什么药?首先要明确是什么类型的贫血。如果是缺铁性贫血,那我们就补充铁剂。现…

    12-02
    13
  • 贫血怎么调理

    贫血怎么调理:   注意起居,调和心情。贫血的患者应该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病重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平时根据病情,经常到户外做广播操、打太…

    11-20
    13
  • 贫血的种类有哪些

    现如今有很多人的身体都会发作贫血这种病症。而如果想要彻底根治该疾病的话,那么就需要了解贫血方面的相关知识,搞清楚贫血的种类,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较为常见的贫血的种…

    11-14
    9
  • 小孩子贫血吃什么好

    小孩子贫血吃什么好:   孩子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它是由于体内铁的吸收和排泄失衡,体内铁含量减少。铁摄入不足、需求过多、丢失过多、吸收和利用障碍都会导致缺铁,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11-03
    15
  • 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比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而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红细胞减少症,或者是体内缺乏基本的营养素,例如缺铁或者维生素b12,那么出现缺…

    11-12
    10
  • 贫血如何补血

    贫血这种疾病给人带来的身体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应该针对该疾病做好相关的补血措施。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补血办法,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饮食疗法以及…

    10-23
    11
  • 轻度贫血吃什么好

    轻度贫血对患者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影响,但是也不是很严重,只要注意健康的生活,饮食上注意多吃补铁的食物,还有其他富含营养元素的食物。平时最好多锻炼,不要挑食,荤素搭配,可以保证身体更健…

    11-28
    14
  • 贫血为什么要补铁

    贫血其实有着很多的症状,而且引发的原因也比较多,要想有效改善这一切,就应该多补充铁元素,多补充铁元素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可以获得肌红蛋白,能够在体内发挥造血的功能,有效提…

    11-14
    18
  • 贫血如何处理

    出现贫血后,需根据表现到相关的科室就诊,如在体检时发现贫血,建议到血液科诊治;如有乏力症状,选择内分泌科;如出现心慌则到心血管科;如有头晕,则属于神经科范畴。经多科诊疗后再回到血液…

    11-12
    8
  •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中药有没有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中药有没有用:   首先肯定的一点是一定是有效果的,尤其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当中,我们主要的治疗就是雄性激素加中药,比如说我所在的科室是中西医结合来治疗,那么慢性…

    11-23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