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相关阅读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 、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如果是患者是儿童,小孩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能力会、活动能力都会下降。
  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比如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心肌缺血,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在心脏检查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如果溶血性贫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发生,就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患者甚至会精神异常,也有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痛风的表现。虽然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特别常见,但是也有出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忽视。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也就是说导致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的异常。
  由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导致的大多是遗传性溶血,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引起的是获得性的溶血。红细胞内在的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比如像遗传性的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缺陷还有红细胞酶的缺陷、球蛋白的异常等等;获得性的红细胞膜的异常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的溶血等;非免疫性的因素,包括比如物理基介因素,像心脏瓣膜钙化狭窄、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化学因素也是属于非免疫因素,比如说像蛇毒、苯等等。还包括感染因素比如支原体肺炎、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溶血的发生。
  溶血发生的场所也是造成溶血性贫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发生在血循环中称为血管性溶血,发生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称为血管外溶血。一般来说,血管外溶血主要是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往往较轻,比如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不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原位溶血,比如骨髓增生或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
  溶血性贫血是一组抑制性疾病,我们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治疗第一步就是去除病因。对于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查到病因并去除就可以治愈。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停止药物以后,病情就能很快恢复。由感染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通过控制感染,溶血也就会随之停止。如果怀疑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就要立即停止输血,再进一步查明原因。
  感染也可能引起溶血或者加重原有的溶血性缺陷,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对于某些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是有效的,对于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由于溶血性贫血最开始表现就是贫血,所以如果贫血较为严重也要进行输血治疗,或者是成分输血治疗,这可以迅速地改善贫血的症状,但是输血对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类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针对指征严格把关。
  脾切除也可以应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适合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征。某些血红蛋白病脾切除以后,虽然不能够治愈疾病,但是可以一定程度减轻红细胞的破坏,缓解病情。另外急性的血管内溶血会引起急性的肾衰竭,休克会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等等致命的并发症,我们要积极地处理。
  对于某些叶酸消耗比较多的慢性溶血性贫血,要注意适当补充叶酸。慢性血管内溶血会增加铁的丢失,但要在证实了缺铁以后,才可以用铁剂来进行治疗。要注意的是,长期依赖输血有可能会导致血色病,也要进行去铁治疗。

间接胆红素偏高有什么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有什么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说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比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这种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就会引起一些皮肤发黄等等,如果说肝脏的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得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
  那么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我们还需要根据偏高的数值严重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一些其他的症状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像某些药物或者是某些生理性的都可能会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那么像肝脏如果说出现了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说由于大量的饮酒,由于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像某些生理性的黄疸,一些先天性的代谢疾病,像某些青年人在查体的时候只是出现了一个轻微的间接胆红素升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生理性的或者是良性的黄疸,不需要额外的关注。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和球蛋白的异常,所导致的大多是遗传性溶血。
  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也会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包括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这会形成获得性溶血,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的溶血等;非免疫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基介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根据溶血发生的场所的不同,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主要是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往往较轻,比如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会引起皮肤发黄等。
  肝脏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要根据偏高的数值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某些药物或者生理性的,都可能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如果出现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由于大量饮酒或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多用于判定人体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正常数值。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正常值的参考范围:绝对值:仪器法(1.80~6.30)×10^9/L;百分率:仪器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0.40~0.75(40%~75%)。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它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铅、汞、苯或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等、长期接受放射线及放化疗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役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某些寄生虫病。

对于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4.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5.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6.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用于判定骨髓造血功能的参考数值。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成人为0.005~0.015(0.5%~1.5%),新生儿为0.02~0.06(2.0%~6.0%)。

用于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的造血情况:增加重金属中毒时明显增加,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抑制后恢复期可见增高;减少见于红细胞生成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于疗效观察指标:骨髓增生功能良好的患者,在给予相关抗贫血药物后,网织红细胞的数量一般都会增加。指导临床掌握肿瘤化疗的合适时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之后,最先表现为早、中期网织红细胞数量增加,然后依次是白细胞、血小板等其他参数数量增加。

对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检查前一天晚上,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

2.检查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检查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4.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女性血液中一种运输氧气蛋白质的正常数值。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的参考范围:110~150g/L(11.0~15.0g/dl)。

增多:相对性增多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绝对性增多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减少:一般成年女性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

对于女性血红蛋白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抽血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检查前一天的晚8点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检查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抽血检查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溶血性贫血有可能会遗传。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因素来区分的,并不是所有的都会遗传。想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溶血性贫血是否遗传,必须得先看看是什么类型,有些溶血性贫血确实有遗传的可能性,但有些没有。

众多的血液疾病当中,溶血性贫血是很常见的一种,其所产生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一旦患上溶血性贫血,除了担心自己的健康之外,也害怕会遗传给下一代。那么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一、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溶血性贫血并不是只有一种,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因素不同,它分为了多种不同的类型,是否有遗传还得看具体的类型,有些确实是存在着遗传的可能性,但也有一部分并不会遗传,即便是父母患病,子女也没什么问题。如果说想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溶血性贫血是否遗传,必须要尽早的到医院去做相应的检查。
  二、有遗传的溶血性贫血有哪些
  1.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容易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正常的红细胞应该是凹碟形,如果说出现了缺陷,那么红细胞就会变成椭圆形或者球形,但发生了这种改变,在通过毛细血管的时候就容易被挤破,由于被破坏的红细胞增多,所以才会出现贫血现象,比较常见的就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以及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酶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如果说出现了红细胞酶缺乏的情况,也容易引发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人体的红细胞当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可以有效的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一旦缺乏了正常量的酶,那么红细胞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从而遭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出现贫血现象,最常见的就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3.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若有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的情况,那么也容易引发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地中海贫血。这种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轻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比较轻微,也可能没有症状,对健康的影响较小。但如果是严重的地中海贫血,有可能是死胎或者是出生后就死亡。

g6pd正常值

g6pd正常值是用来判断新生儿黄疸、蚕豆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参考数值。

g6pd正常值的参考范围:(12.1± 2.09)IU/g Hb(37℃)。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因G6PD缺乏诱发的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肝、肾、或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在检测g6pd前,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测量g6pd为抽血检测,需要空腹。

2、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3、抽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指标的检测。

4、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0)

相关推荐

  •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贫血是一种以检测血液样本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为主要界定准则的慢性疾病。贫血的人群常常会有面色苍白等身体外在表现症状。贫血的引发原因有可能是身体的骨髓疾病造成的,贫血有可能是因为外…

    12-21
    14
  • 贫血三项检查什么

    现如今贫血三项检查是很多人要做的测试,不过因为不少人对于该项测试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会存在着一定的疑惑。目前该项检测主要是为了测出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分别是叶酸的含量、铁蛋白含量以…

    11-08
    11
  •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   因为患者骨髓衰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团的增加,则其外周三大血细胞数量减少。 …

    11-23
    11
  • 贫血脸色会发黄吗

    在贫血的患者中,有一些患者会因为患病而造成脸色发黄。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红细胞被大量地破坏,造成身体里面的胆红素过高,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的情况。因此有一些贫血的患者会因此而出现脸色发…

    10-13
    10
  •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注意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它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血细胞减少说明我们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第一要注意避免感染,避免去人多或是环境不好的地方。第二要避免磕碰,避免剧烈…

    11-23
    16
  •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我们说可以从它的起病情况,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还有治疗的方法都有所区别。比如说起病情况,那么急性…

    11-23
    13
  • 贫血有什么症状

    当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患有一些血液疾病的时候,或者不注意自己饮食的时候,就容易导致贫血。这时候我们就会出现手脚发凉、头痛、头晕、皮肤苍白的症状。另外,当我们贫血的时候,还会出现疲倦无…

    11-03
    14
  • 中度贫血怎么办

    患有中度贫血的人可以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12。这两种虽然是营养药物,但是它们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贫血,非常适合中度贫血患者。然后可以适当使用激素进行治疗,一般使用雄性激素。缺铁性贫血可适…

    11-27
    16
  • 贫血的人适合吃什么

    贫血的人适合吃什么:   贫血是临床很常见的一个症候群,它是一个多种疾病的同样依据的一个身体表现,贫血的病人多数表现为乏力、困倦或者是没有精神。   贫血有很多的原因,可以是红细胞…

    11-25
    6
  • 贫血吃什么补血快

    贫血时可食补,也可药补。如果贫血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以通过吃红枣、黑芝麻、莲藕、乌鸡、南瓜等食物,能起到快速补血的作用;如果贫血症状非常严重,除了食补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补充铁剂、复…

    12-27
    28
  • 贫血的原因有什么

    贫血的原因有什么:   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表现。贫血指的是血常规当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的减少。   其表现通常为没劲、乏力、犯困,持久运动能力以及注意力下降,体育锻炼、…

    12-22
    10
  • 贫血的人都有哪些症状

    贫血患者经常会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脸色不好、手脚冰凉、心悸和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会容易疲劳和脸色不好。贫血患者平时就算不做比较劳累的活动也会觉得很疲惫,而且脸色比较苍白。 虽…

    10-18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