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肿瘤手术后的饮食

结肠肿瘤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应该在术后恢复中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大部分结肠肿瘤的成因都是与高脂肪食物过量摄入及纤维素摄入不足有关,所以,结肠肿瘤术后饮食的合理调理对于结肠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一定的影响,那么,结肠肿瘤手术后的饮食调理如何进行呢?

 结肠肿瘤术后饮食调理的几个原则:

1.少脂肪,适量油脂;

2.多蔬果,多维生素;

3.多纤维,多摄入膳食纤维。

结肠肿瘤术后饮食调理的几大种类:

1.大量的新鲜蔬菜,水果;

2.主食应该低碳水化合物,少食精米、面,舒蕾;

3.主食应以蛋白质为主,脂肪要适量,而常见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主要有:豆制品类、鱼类、瘦肉等;

4.多摄入高纤维素食物,如荞麦面、燕麦、糙米,各类谷物粥类等;

5.每日都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B17,如巴达木;

6.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油,改用植物油。

做到健康饮食,合理搭配食谱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患者还可以通过自主锻炼,加强身体免疫力来防止结肠癌的复发,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极为重要的。 然而,结肠肿瘤术后患者身体都是比较虚弱的,这时候并不适合过多的身体锻炼,这对患者自身免疫力的保持及提高极为不利。

食疗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并不能起到真正控制癌细胞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科学中医药制剂进行调理往往能弥补这两点的不足。对于术后免疫力低下、担心结肠肿瘤复发以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一些中药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弥补患者免疫力缺陷,同时,加快术后的恢复过程。

结肠肿瘤手术后的饮食相关阅读

结肠癌手术后多久化疗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直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患者,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早期癌内镜下可以根治的病变可以采取内镜微创治疗,中晚期癌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手术治疗的原则:尽量根治,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术后三到四周病人身体恢复的不错的话可以考虑化疗,但是化疗副作用大,常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患者可以在化疗期间同时结合抗癌的中药,短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转移。

结肠癌t3n0m0存活率

结肠癌t3n0m0存活率有多大?癌症在临床上有不同的分期方法,TNM便是其中常见的一种,通过这种分期我们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结肠癌t3n0m0,表示癌症已经发展到了中期,危害性更大了,此时是需要积极进行治疗的,那么,结肠癌t3n0m0存活率有多大呢?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早期癌内镜下可以根治的病变可以采取内镜微创治疗,中晚期癌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结肠癌t3n0m0五年存活率是比较高的。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结肠癌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量根治,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结肠癌要化疗几次最好

结肠癌在承受手术医治之后很轻易呈现复发和转移,除局部晚期患者外,早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承受化疗,但是对于很多患者们来说需要化疗几次是不太清楚的,那么到底患上了结肠癌要化疗几次最好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应该在术后半年内行8-12个周期的化疗(每2周为一个周期)。结肠癌在承受手术医治之后很轻易呈现复发和转移,除局部晚期患者外,早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承受化疗。疗普通需求4-6个疗程。需求提示化疗医治结果较好,然则其毒反作用较大,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楚,因而倡议共同应用西医医治。西医中药有扶正祛邪,补气养血的成效,能进步机体免疫力,化疗与中药全用,可淘汰化疗药物的毒反作用,进步机体免疫才能,以使病人耐受医治,同时有疗效相加之成效。

关于结肠癌患者,化疗是常用到的一种办法,然则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差别,以是化疗计划也不雷同一种为卡培他滨计划卡培他滨是另一种fu的口服前体药物,颠末肠道的完整吸取后,在三种代谢酶的感化下转化为5fu。因为第三步要害酶胸苷磷酸分解酶的程度在肿瘤构造中远远高于正常构造,因而招致了药物的选择性散布,从而更好地发扬了抑止肿瘤的感化,而且低落了毒性。

有些化疗药物有神经毒副反响,招致病人呈现伯仲麻痹、四肢哆嗦等征象,能够停止一些部分推拿,化疗后下床运动或在较滑的空中下行走时,我们应赐与提示或扶持,防止摔跤惹起骨折。另有生理方面:家眷应理解病人的病情及生理形态,做好意理照顾护士,实时控制病人的头脑静态,

在饮食方面选择高热量、高卵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品为佳,鼓舞病人少食多餐。饮食要多样化,只管即便用食品的色、香、味诱导病人进食。别的,针对放射线惹起的热毒、伤阴、耗气的病症,在放疗时期可多食用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西瓜、梨、桃、乌梅、芦根等。

乙状结肠腺癌的生存率

乙状结肠癌是结肠癌的一种类型,早期症状可表现有:腹痛、消化不良、腹胀,后期可出现排便不正常。该病发病部位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处。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已经引起梗阻时才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虚弱、乏力、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性腹痛、黑便或鲜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

乙状结肠癌的治疗首先强调手术切除,并注重联合术前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乙状结肠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跟患者的病情、身体素质、治疗方法等多方面有关,具体能活多久不好确定。建议患者积极治疗,目前治疗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具体时间和方法还是需要根据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如果手术切除后,一般存活的时间在五年以上,如果不能手术存活的时间在一到两年为宜。

乙状结肠癌术后护理若病人有消瘦、骶骨部疼痛、会阴部硬块、腹块、腹水、肝脏肿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早期发现转移等情况因手术而作肛门再造的病人,由于人工肛门没有括约肌,而且浑身上下都有异常的味道,病人常常产生思想负担,因此要多解释和鼓励,并帮助和指导病人作好人工肛门护理。

结肠癌术后多久吃中药

结肠癌术后多久吃中药?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目前治疗结肠癌最常见的手段是手术。结肠癌术后一般可以休息1个月开始吃中药抗癌治疗,注意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肠镜检查看看判断肿瘤有无复发转移。

临床上,结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多采用中药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杀灭术后残存癌细胞,防止术后复发转移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治疗结肠癌,能从根本上抑制癌细胞,控制症状,并能增强结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治疗彻底。

采用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可有效的防止术后并发症,增强手术治疗的彻底性,有效的降低复发和转移的机理,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而且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副作用小,调节机体免疫力,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增强,可以长期服用又称无毒抗癌,能够大大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因此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是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临床上获得较好口碑的中医中药方法有三联平衡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所研究出来的一套新型有效的治疗癌症的中医疗法。此疗法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实现患者自身机体的“自主抗癌”。并且还能够解决肿瘤治疗中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晚期肿瘤和难治性肿瘤的治疗、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难题。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结肠癌的特点:

1、中医特色——是按照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原则进行的,体现了中医中药特色的疗法。

2、安全性高——纯中药激活自身细胞来对抗肿瘤细胞,直接作用肿瘤细胞,不伤人体正常组织,无创伤,无毒副作用。

3、综合治疗——采取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疗法方法,因此,临床疗效好且疗效显著。

4、持久抗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清除体内残留肿瘤细胞和微小转移病灶,防止肿瘤疾病的复发和转移;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恢复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持久杀伤肿瘤细胞;

5、适应症广——临床实践证明,应用“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肺癌、肝癌、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胰腺癌、大肠癌、胆囊癌、子宫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对大多数实体肿瘤有效,特别适用于对放化疗不敏感、不耐受的患者。

结肠癌术后是需要吃中药辅助治疗的,三联平衡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转移复发,降低不适,并能够帮助患者稳定病灶并且避免扩散、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0)

相关推荐

  • 输卵管肿瘤有什么症状

    输卵管肿瘤在临床上还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良性的输卵管肿瘤比恶性更为少见。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有很多种,包括上皮肿瘤,乳头状瘤、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等等。由于肿瘤的体积往往都比…

    09-23
    15
  • 恶性黑色素瘤做哪些检查

    对于可疑皮损可采用ABCDE标准进行判断。A代表不对称;B代表边界不规则;C代表色彩多样化;D代表直径大于6mm;E代表皮损隆起、进展。如果皮损符合ABCDE标准高度怀疑恶性黑素瘤…

    11-17
    7
  • 脑动脉瘤术后注意什么

    脑动脉瘤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基础疾病的控制,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所以把脑动脉瘤病治好后,还要积极地控制三高。第二点是对于颅内…

    12-17
    18
  • 肿瘤患者怎么开展运动康复

    肿瘤患者怎么开展运动康复:   适度的运动是肿瘤康复的一大重要原则。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失眠、疲乏、焦虑等症状,还能够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放化疗导致的疲劳、器官损害等不良反应,改善患者…

    12-13
    11
  • 垂体瘤有恶性的吗

    垂体瘤是一种颅内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但大部分肿瘤都是良性,99%的病人都是良性的病变,恶变率不到1%。并且这种恶性的肿瘤一般是在发现的时候就可能怀…

    12-05
    14
  • 小儿常见的肿瘤

    小儿的肿瘤有自身特点,有些肿瘤的发病几率会比成人高,例如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等,另外,小儿疾病有它自身的特点,例如小儿在手术中对失血的拮抗能力弱,所以手术中要更注意止…

    10-20
    10
  • 脑垂体瘤是什么引起的

    脑垂体瘤现在主要是发生于女性患者,偏青壮年的一种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是特别清楚,考虑可能与女性的雌激素有关。目前可能有关的发病机制有两种情况:1.垂体细胞的缺陷。2.下丘脑中枢神经的…

    12-05
    12
  • 肿瘤靶向治疗的原理

    肿瘤靶向治疗的原理:   肿瘤的靶向药研发是根据肿瘤的启动子,其是基因突变而研发。原理是靶向药作为一种分子药物与癌基因的启动子相结合抑制肿瘤的生长,所以使肿瘤有携带这部分基因的肿瘤…

    12-19
    18
  • 神经母细胞瘤形成的原因

    神经母细胞瘤的形成,是发源于一个原始的神经节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当中,可能在某个阶段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原来胎儿期的一些母细胞,没有向成熟细胞转变,继续按过去的方式生长成为一种母细…

    12-16
    37
  • 什么人容易得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但是研究发现恶性的卵巢肿瘤可能和以下的一些因素有关系。一个是家族遗传因素,有一部分患者患卵巢癌是由其父母通过特异的遗传基因遗传下来的。这些基因所导致的结…

    11-23
    8
  •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成功率

    脑动脉瘤的治愈率、手术成功率或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都是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所谓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或是死亡率、致残率,都是从病人群体统计得来的数字。针对患者个体而言,患者…

    12-03
    13
  • 脑瘤是怎么形成的

    直接定位为脑瘤,到底是有哪种因素直接导致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有些肿瘤跟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这个瘤子表现为在颅内、在脊髓上,甚至在皮下有多处+G2:G127先后…

    12-07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