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拔罐呢

拔罐俗称拔火罐,是以罐子为工具,用火燃烧造成罐内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拔罐的历史悠久:古时称之为“角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唐代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

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清代出现陶罐、“火罐” 。拔罐方法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治疗范围从外科发展到内科多种病症的治疗。

火罐质料:由动物犄角逐步改进为竹罐、陶罐、玻璃罐等。

拔罐方法:从煮水排气发展到燃火排气。

临床治疗:从单纯吸拔脓血、吸毒排脓等治疗外科疮疡疾病发展到治疗风寒痹病及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疾患。

中医认为:拔罐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调理脏腑虚实、活血化淤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具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拔罐具有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作用。拔罐具有增进人体内淋巴液的循环,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拔罐具有加快肌肉和各脏器对其代谢产物的排除,拔罐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拔罐常见的四种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或其他润滑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拔罐的禁忌症

1、患严重心脏病的人。

2、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

3、患有肿瘤的人。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人。

5、孕妇和经期的妇女。

拔罐应注意的事项:拔罐时应避开风口,防止受凉。拔罐前不宜过于劳累或饮酒,以免影响疗效,每次治疗时留罐的时间为10—15分钟,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人体的眼、耳、脐、心脏搏动处及毛发过多的部位等不宜拔罐。存在溃疡、水肿的部位不宜拔罐。

正常反应:

局部软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发热、温暖、凉气外出、舒适感等,有的病证立即或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除。

留罐到一定时间,或闪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瘀斑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起罐后皮肤的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

 异常反应: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

闪火法:用镊子夹酒精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时要注意蘸酒精不要太多,避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烫伤皮肤;火焰也不宜在罐内停留时间太长,以免罐具过热而烫伤皮肤

预防晕罐发生:临床表现和晕针类似,如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冷汗淋漓,甚者可出现瞬间意识丧失等。预防分心理预防和生理预防二方面。

选取适当体位:局部平坦、松驰,且能保持固定一定时间。在不影响取穴的前提,一般多选卧位。

哪些人不适合拔罐呢相关阅读

拔罐紫色是什么原因

拔罐紫色是什么原因:
  拔罐是中医传统的常见治疗,治疗后有些患者身体表面会出现罐印,罐印可能是红色、黑色或者紫色。
  紫色多数情况下代表着气血瘀滞,常因为受凉出现经络不通后寒凝血瘀所致,患者出现紫色罐印的局部可能曾经受过寒气,比如肩关节、膝关节、腰关节同时出现紫色的罐印,往往是受寒气后气血瘀滞不通,同时局部有一些疼痛的表现。但有患者只是相应脏腑的腧穴有紫色的罐印,而局部并没有明显的疼痛,比如脾腧、胃腧或者肾腧等腧穴出现紫色罐印,往往提示脾胃受寒或肾阳不足等问题,所以在对应的脏腑腧穴出现紫色罐印。

拔罐紫色是不是湿气重

拔罐紫色是不是湿气重:
  拔罐是中医常规的治疗,在临床经常使用。拔完罐以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一些不同颜色的罐印。
  罐印出现紫色不代表湿气重,有湿气的表现往往是罐有水汽,比如罐拔完之后玻璃罐的罐体有很强的水汽熏蒸,甚至有些病人拔完罐之后,局部可能会有一些组织液的渗液。比如湿疹患者,局部拔完罐以后,有少量组织液的渗出,如果组织液渗出比较明显,患者还会表现出治疗效果会更好的主观感受。而紫色的罐印往往提示血瘀或者受寒,寒凝血瘀往往导致罐印是紫色。

什么是走罐

走罐是针灸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于皮肤病患者,如黄褐斑、痤疮、湿疹、荨麻疹等。走罐方法是在皮肤上抹上一层润滑剂(如刮痧油),把火罐吸附在皮肤上,进行滑动,这个过程即为走罐。走罐的作用主要是祛除邪气,把体内寒邪、热邪、暑邪、湿邪,通过走罐将其导出。皮肤病往往是体内邪气,再外感邪气,两种邪气,相互争斗,从而皮肤上表现为相应形式的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在治疗上通过走罐,将其体内的邪气拔出,再通过针灸补其正气,一泻一补,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放血拔罐是怎么回事

放血拔罐是通过选择穴位刺络放血,同时结合火罐的负压作用,把局部的瘀血吸拔出来的综合治疗方式。中医理论认为,部分身体疼痛的原因是由于经络不通畅所导致,通过放血拔罐从而达到活血去瘀的作用。但因为刺络拔罐有一定的皮肤损伤,需要严格的消毒、隔离。

(0)

相关推荐

  • 患者可以天天拔罐吗

    因为拔罐是一种治疗方法,所以不建议大家每天都拔罐,一般临床建议隔天进行一次,根据体质和病情变化来确定拔罐位置、轻重、拔多少等。另外老年人和小宝宝建议一周拔罐1-2次,很多身材较瘦的…

    12-01
    12
  • 什么人不适合拔罐

    现如今有很多人会通过拔罐来治疗某种疾病,或者是来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的,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存在着某种不适症状或者是病症的话,就不能够去拔罐。比如高热、骨折、皮…

    11-07
    12
  • 阴天可以拔罐刮痧吗

    拔罐刮痧是现在人们比较青睐的两种养生方式,功效显著,对于排毒祛湿、活血驱寒、经络疏通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它们的好处多多,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禁忌事项的,那么,阴天可以拔…

    11-18
    36
  • 拔罐紫色是湿气重吗

    拔罐紫色是湿气重吗:   拔罐紫色是不是湿气重,拔罐是中医常规的治疗,在临床经常使用,拔完罐以后,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一些不同颜色的罐印。   罐印出现紫色是不是代表湿气重,其实紫色的…

    12-01
    12
  • 拔罐之后要注意什么

    人们在拔罐之后一定要注意加强护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拔罐结束后三个小时之内不能洗澡,而且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受到风邪侵袭。另外,由于拔罐可能导致水泡和皮肤青紫的情况,故要留意观察…

    12-14
    13
  • 什么人不适合拔罐

    现如今有很多人会通过拔罐来治疗某种疾病,或者是来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的,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存在着某种不适症状或者是病症的话,就不能够去拔罐。比如高热、骨折、皮…

    10-27
    15
  • 拔罐减肥反弹吗

    拔罐减肥是不会反弹的,但单纯的拔罐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需要配合针灸等其它治疗方式,效果才会更好。通过拔罐、针灸刺激身体相关穴位,加速人体脂肪的分解速度,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减肥的…

    12-01
    25
  • 如何从拔罐颜色辩健康

    现在人们祛湿排毒都爱用拔火罐,不但是古老的民间医术,而且疗效显著又安全。但是你是否有留意,每次拔完火罐都会留下颜色,这些颜色其实是告诉我们身体出了问题,下面教你读懂拔火罐的颜色。 …

    11-19
    14
  • 拔罐后皮肤颜色说明什么

    拔罐后皮肤会留下不同的痕迹或颜色,通过皮肤反应的不同可反映出患者体内邪气的性质,同时亦可帮助诊断疾病。主要可见到:①红色,主要体现是体内有热;②青紫色,主要体现体内有寒气;③无明显…

    12-01
    15
  • 拔罐和刮痧的区别是什么

    拔罐和刮痧,是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两种养生方式,很多人认为拔罐和刮痧是一样的,都可以起到活血排毒,驱寒祛湿的作用,其实不然,两者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拔罐和刮…

    11-18
    34
  • 拔罐起泡需要挑破吗

    有一些人在拔罐之后,肌肤的表面出现明显的水泡现象,如果水泡并不严重,可以等待自行的脱落,如果水泡的现象比较严重,就应该用针刺破,刺破之后也需要进行皮肤的消毒,所购买的银针也需要进行…

    11-20
    9
  • 拔罐后要经过多久才可以洗澡

    拔罐和洗澡并不冲突,拔罐治疗结束后,当天便可洗澡,只是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过度搓洗拔罐的部位,在洗澡的过程中动作轻柔一点,时间上无严格要求,要根据天气温度和个人体质来定,另外,在下次…

    11-24
    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