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叶小槐花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禁忌,

ruiyexiaohuaihua

锐叶小槐花

清热利湿祛风散瘀

别名:小槐花、抹草、避邪草、魅草

性味:全草:味苦,性凉,有毒。

归经:归胃、肾经。

化瘀 活血 利湿 清热 祛风 祛风湿 散瘀 消积

锐叶小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可消积,清热,散瘀,利湿,祛风,祛风湿,活血化瘀;用于吐血,衄血,疳积,白带,水肿,风湿痛,胃病,胃酸过多症,黄疸型肝炎,跌打损伤等症。

全草:味苦,性凉,有毒。入胃、肾经。根:味苦、辛,性温。

锐叶小槐花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干根18.5~70g,水煎服。

锐叶小槐花选方

1、肺炎、肺部化脓性炎症

组成:锐叶小槐花37.5克 万点金37.5克 椬梧根37.5克 山泽兰30.0克 冇骨消根30.0克 猪赤肉187.5克

用法:水8碗,煎2碗,加猪瘦肉炖熟,分2次服。或煎水服亦可。

2、胃痛

组成:锐叶小槐花37.5克 小本牛乳埔37.5克 桂花根30.0克 橄榄根37.5克 鸡屎藤30.0克 佛手根30.0克

用法:水4碗,酒4碗,煎2碗,加猪瘦肉150.0克,早晚各服1碗。

3、瞳神及眼内障疾病

组成:锐叶小槐花37.5克 黄荆根30.0克 小本山葡萄37.5克 一点红18.8克 枸杞根30.0克 白匏根18.8克

用法:水4碗,酒4碗,煎2碗,加鸡肝连胆2副,早晚饭后各服1碗。

4、鼻血不止

组成:锐叶小槐花11.3克 乌贼骨11.3克

用法:将抹草花的一半炒炭,共研细末,每次用少许,用吸管吹入鼻腔内。

5、白带

组成:抹草头75.0克 猪粉肠0.3米长

用法:水5碗煎2碗,加猪粉肠,炖烂,分2次服。

6、小儿疳积

组成:小槐花全草11.3克 含壳草15.0克 鸡屎藤18.8克 小叶三点金草18.8克 鸡肝1个(或猪肝75.0克)

用法:将上药四味洗净,水4碗煎1碗半,去渣,加鸡肝,炖烂,分2次服。或单用小槐花煎水服,

7、皮肤溃疡糜烂

组成:锐叶小槐花叶37.5克 麻油少许

用法:将小槐花叶洗净,烘干,研细末,每次用适量,调麻油,由外敷患处。

8、烫伤、火伤溃烂

组成:锐叶小槐花叶18.8克(洗净)

用法:捣烂,外敷伤处。

9、肠炎、赤白痢

组成:锐叶小槐花11.3克 菊花11.3克 忍冬花7.5克 红花7.5克 葛花11.3克

用法:水3碗煎1碗,渣以水2碗煎8分,分2次服用。孕妇不可服用。

锐叶小槐花药用部位

豆科灌木的全草、根。

(0)

相关推荐

  •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禁忌,

    duhuo 独活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川独活、玉活、胡王使者、肉独活、香独活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古籍:独活古籍记载 祛风 祛风湿 散寒 止痛 独…

    11-06
    0
  • 蚕沙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禁忌,

    yuancansha 蚕沙 别名:原蚕屎、马鸣肝、晚蚕矢、原蚕沙、晚蚕沙、二蚕沙、蚕砂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 和胃 化湿 活血 祛风 祛风湿 止痛 蚕沙的…

    11-06
    0
  • 活血通络的中药

    活血通络的中药:   活血通络的中药,主要是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瘀,祛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通血,活血化瘀,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够攻逐体内淤血的药物…

    11-29
    15
  • 活血通络的中药

    活血通络的中药:   活血通络的中药,主要是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瘀,祛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通血,活血化瘀,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够攻逐体内淤血的药物…

    12-14
    15
  • 椬梧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禁忌,

    yiwu 椬梧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 别名:柿楜、宜梧、白叶刺、日月红 性味:根:味苦,性平。 归经:归肺、肾、心、肝经。 固肾气 平喘 祛风 祛风湿 散瘀 消食 消肿 止咳 止泻 …

    11-06
    0
  • 活血通络的中药

    活血通络的中药:   活血通络的中药,主要是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瘀,祛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通血,活血化瘀,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够攻逐体内淤血的药物…

    12-06
    16
  • 缬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禁忌,

    xiecao 缬草 别名:穿心排草、鹿子草、甘松、猫食菜、满山香、拔地麻、大救驾、小救驾、蜘蛛香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心、肝经。 安神 补肾 活血 理气 止痛 缬草的功…

    11-06
    0
  • 臭梧桐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禁忌,

    chouwutong 臭梧桐 别名: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岩桐子、秋叶、八角梧桐、凤眼子、泡花桐、矮桐子 性味:味辛、苦、甘,性凉。 归经:归肝经。 降血压 祛风 …

    11-06
    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