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
  中药芡实的功效主要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芡实的作用主要有:
  一,用于遗精、滑精,芡实甘涩收敛,能益肾固精,适用于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等症,常与金樱子同用,如常用的水陆二仙丹,也可以莲子,莲须,牡蛎等药物配合,如金锁固精丸。
  二,用于脾虚久泻。本品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愈之症。常与白术,茯苓,扁豆等健脾药物同。
  三,用于带下病。由于本品能益肾健脾,收敛固涩,固有很好的止带而治带下病的作用。治疗湿热带下可以清热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药物配伍,如易黄汤。治疗脾肾两虚治带下,也可以补肾,益脾,是党参,白术等药物相配伍。
  芡实的使用禁忌,一般大小便不利人群禁服芡实;食滞不化人群慎服芡实;外感前后忌食芡实;疟痢疳痔人群忌服芡实;气郁痞胀人群忌服芡实;产后忌服芡实。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相关阅读

中成药和中药的区别

中医常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疾病。中药与中成药有一定区别,中成药是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中药制品,而中药则主要由天然药材及加工品。两者在味道以及服用方法上也是有区别的,中药主要是煎剂服用,而中成药则主要是直接内服。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是通过中药以及针灸、按摩等手段来实现的。说起中医治疗,人们往往会想到很难下口的苦汤药。事实上,中药不仅仅包括使用药材煎制而成的汤药,还包括了中成药以及中药饮品等。那中成药和中药的区别有哪些?
  一、定义不同
  中成药是利用中药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规定的处方以及制剂工艺,将中药材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中药品。包括颗粒、丹、膏、散、丸等剂型,它是经我们医药学家长时间的医疗实践而总结、创造出的有效的药方精华。
  中药则是以中国传统的医药理论作为指导,采集、炮制而成的药物。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药材以及加工品,包括运动药、植物药以及矿物药和部分的生物、化学制品类药物。不过中药仍然以植物药居多。
  二、味道不同
  中成药已经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它是经浓缩而成的制成品,由于它每次的服用量要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已经加工过的中成药将中药特有的异味几乎消除,因此它相对于中药来说,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中药则不同,中药在服用时保留了其特殊的异味,特别是幼儿以及其他敏感的人,服用中药十分困难,因此,中药很难被大众所接受。
  三、服用方法不同
  中成药的服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直接内服,不过由于中成药的药性、剂型以及功效、主治不同,因此它的具体服用方法有一定差异。而大多数中药都需要煎煮之后服用,中药汤剂的制作对于煎具、用水、煮法以及火候都有一定的要求,单单煎法就有多种,包括先煎、后下、泡服、冲服、溶化、煎汤代水等等。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属于一味药性苦寒的中草药,可以起到凉血清热和化痰止咳的作用,能够治疗血热和肺热引起的一些病症。同时侧柏叶也可以生发乌发,并能消散肿毒,发挥出抗菌抑菌的功效,还可以达到祛痰平喘的效果。

侧柏叶属于中医临床方面一种常用中药材,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病症。不过可能有些病人,即便是医生给开了含有侧柏叶的中药方剂,也根本不清楚侧柏叶可以发挥出什么样的药物疗效,这就会影响到后续用药。那么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
  1、凉血止血
  侧柏叶属于一味药性苦寒的中草药,善于清血热,可以起到凉血清热的功效,同时由于其味涩,故同时兼有收敛止血的治疗效果,可以帮助治疗各种出血性病症,对于血热引起的一些症状也有极其明显的改善作用。
  2、化痰止咳
  侧柏叶味苦,可以降泄,而且其性寒,能够清热。同时侧柏叶可入肺经,因此具有十分显著的清肺热以及化痰止咳等功效。在临床方面主要适用于治疗由于肺热而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等不良症状。
  3、生发乌发
  其实侧柏叶还具有一定的生发养发以及乌发黑发的功效,这主要得益于侧柏叶性寒的特征,能够入血分而起到祛风的作用,所以常常可用于治疗由于血热所致的脱发,以及须发早白一类病症。
  4、清散肿毒
  侧柏叶能泻闭,且寒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所以也可以发挥出散肿毒的作用。在长出痔疮或者毒疮时,就可以使用侧柏叶进行局部外治。
  5、抗菌抑菌
  侧柏叶当中的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合成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而发挥出抗炎抑菌功效。而侧柏叶水煎液也可以有效抑制并清除金葡菌,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6、祛痰平喘
  侧柏叶中含有的黄酮等有效物质,具有明显的祛痰化痰和平喘止咳作用,能够帮助促进气管平滑肌变得松弛,从而改善出现的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病症。

白矾的功效与作用

白矾主要是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局部外用可治疗湿疹、湿疮等一类皮肤科疾病。同时该药物也有一定的清热化痰、涩肠止泻等作用,对于女性崩漏和便血等出血性病症也有治疗效果。另外,还可以祛湿退黄,治疗脚气。

白矾是一味常用中药,其在中医临床方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只是大多数人对于白矾并不是十分了解,自然也就不太清楚使用白矾可以治疗什么疾病。而事实上白矾所具有的药用价值非常高,那么白矾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什么呢?
  1、杀虫止痒
  白矾味酸、涩,且性偏寒。主要可入肺、肝、脾、大肠四经,能够起到极为显著的杀虫止痒功效。所以该药物常常可以外用,能够用于治疗疥癣、湿疹、湿疮等一类皮肤科疾病,同时可以与硫黄、冰片、煅石膏以及雄黄等一类中药配伍使用,疗效会更好。
  2、清热化痰
  白矾内服可用于风痰证,可以发挥出清化痰涎的作用,对于由风痰及痰热所致的昏厥不醒、癫痫癫狂等一类病症,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时可以与半夏和猪牙皂同用,可制成蜜丸。
  3、涩肠止泻
  其实白矾也可以起到涩肠止泻的功效,所以可以帮助治疗久泻久痢。对于老年人出现的久泻不止,就可以搭配合诃子熬制成粥汤调服,可有效缓解病症。
  4、收敛止血
  当出现便血等消化道出血及创伤出血症状时,患者可以使用白矾进行治疗,且可以与五倍子、地榆同服或者研磨成细末状外敷。而当女性产后有崩漏不止或者恶露不尽的情况时,也可以使用白矾。
  5、祛湿退黄
  白矾可以祛湿清热和退黄利胆,如果是属于湿热下注而患上了黄疸一类病症,就可以单用研末内服。
  6、其它功效
  由于白矾可以收敛毛孔,减少汗液分泌,所以对于脚臭和脚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除此之外,白矾也有抗菌杀菌功效,尤其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有抑制效果,可以治疗多种病菌感染所致的炎症疾病。

艾叶泡脚的好处

经常用艾叶煮水泡脚,可以很好的去除身体中的虚火和寒火,去除体内的湿寒之气,有效的治疗风寒感冒;晚上9点左右泡脚还能养肝护肾;因为艾叶可以抗菌、抗病毒,经常用艾叶泡脚,还能去除脚气。

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一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问题,让自己尽快香甜入梦。在泡脚的时候还可以加入各种药材,养生保健的效果会很更好,用艾叶煮水泡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艾叶泡脚的好处都有哪些呢?
  一、艾叶泡脚的好处
  1.去虚火寒火
  一般身体中有虚火、寒火的时候,就可能会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问题出现,此时用艾叶煮水泡脚,可以很好的祛除虚火、寒火,缓解病情。
  2.祛除湿寒
  都说寒从脚起,所以脚凉的时候,血液循环会变得不畅通,而用艾叶煮水泡脚可以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赶走身体中的湿寒之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3.治疗感冒
  如果是出现了风寒感冒,有流清鼻涕,咽喉疼痛,肌肉酸疼等症状的时候,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一直到身体发汗为止,可以让感冒病情尽快痊愈。
  4.养肝护肾
  晚上九至十点是肾经最虚弱的时候,这时候用艾叶煮水泡脚,可以很好的滋养肾经,起到养护肝肾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让身体更健康。
  5.去除脚气
  因为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所以经常用艾叶煮水泡脚,还可以杀死皮肤表面和毛孔中的细菌、真菌,对于治疗脚气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用艾叶泡脚的注意事项
  1.不可以天天泡
  虽然这种方法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但是不可以天天用艾叶泡脚,以免导致虚火下引,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的症状。
  2.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泡脚的时间在15~30分钟左右就可以,如果泡脚时间太长,会导致血液流向下肢,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出现胸闷、头晕的症状。
  3.选择木盆泡脚
  在用艾叶泡脚的时候,最好选择木盆,因为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和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鹿茸是什么

鹿茸是特别名贵的药材,是鹿的幼角,它是可以补气血、降血压的,其中含有丰富的鹿茸精,能够缓解身体疲劳,而且它对肾脏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不建议平时大补,这样反而对身体不利,服用的之后需要谨遵医嘱。

在人们生病的时候,如果比较严重,都需要吃药来调理身体的,中药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而且对身体的副作用也比较少,医生会加入很多对病情有帮助的药材,鹿茸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对这个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鹿茸是什么?
  鹿茸是什么
  鹿是一种比较名贵的药用动物,而鹿茸就是雄鹿的幼角,但是没有骨化,而且还有茸毛,茸相比其他的药材是特别名贵的,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中含有磷脂、激素、蛋白质、还有其他的营养成分,而且鹿其他的身体部位也是很有药用价值的,除了可以治病之外,药用效果也是很好的。
  鹿茸功效
  1、缓解疲劳
  当中含有大量的鹿茸精,对人体是很有益处的,能够提高人体的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对睡眠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可以缓解肌肉疲劳,此外对脑、肝、还有肾等等都是很有好处的,如果身体比较虚弱可以长期的食用鹿茸,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2、补气血
  气血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脏腑功能也是离不开气血的,其实生活中很多常用的滋补药物都含有鹿茸的成分,有补气血的效果,此外还有头痛、齿龈出血鹿茸都是很有帮助的。
  3、降血压
  鹿茸对降血压也是很有效果的,高血压的患者可以使用鹿茸,因为鹿茸当中的鹿茸精能够使心率减慢,而且心缩幅度也会下降,这样就可以降低血压。鹿茸是可以强身健体的,可以延缓衰老,鹿茸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调节身体免疫力,这样疾病的患有率也会减缓的。
  鹿茸是非常滋补的药物,对身体有着诸多的益处,但是不建议健康人士进行服用,以免大补适得其反。当身体比较虚弱的时候,也不可以擅自服用,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的详细状况,然后根据病情让医生开药,按量服用。

(0)

相关推荐

  • 冠心病喝中药效果好不好

    冠心病喝中药非常好,因为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把冠心病、心绞痛,有着详细的记载,把急性心梗、心绞痛,叫做厥心痛、真心痛;还有冠心病引起的心跳骤…

    12-06
    11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   中药黄连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之力尤胜于黄芩。尤长…

    10-28
    21
  • 焦三仙是什么

    焦三仙是什么:   焦三仙它不是一味中药,它是三味中药组成的,包括麦芽、山楂和神曲,是这三个中药经过晾干炒制而成的。它的功效主要是消滞化积的作用。对于这种食积伤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

    12-06
    13
  • 中药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归心、肺、肝经。功效主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要作用用于热入营血,口干舌降。本品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营分、血分,为清热凉血,…

    12-06
    14
  • 中药牡丹皮功效与作用

    中药牡丹皮功效与作用:   中药牡丹皮属于中药当中的清热凉血类的药物,它是植物牡丹干燥的这种根皮。它归经归在心经、肝经。临床当中它的功效主要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临床当中我们主要用…

    11-05
    16
  • 减肥中药配方

    减肥中药配方:   减肥的中药配方。目前流传的减肥中药配方有很多种,一般比较有代表性的一般选用决明子100克,炒山楂15克,火麻仁,莱菔子,陈皮各10克,何首乌10克,甘草5克,枳…

    11-29
    18
  • 中药紫菀功效与作用

    中药紫菀功效与作用:   中药紫菀属于中药当中止咳平喘类的药物。它是植物紫菀的干燥的根和干燥根块。它归经归在肺经。它的性味是辛温苦的。功效是润肺下气或化痰止咳的这种功效。   临床…

    12-06
    14
  • 三七粉可以长期服用吗

    客观的讲,三七粉属于比较安全的中药,遵从医生的医嘱,科学定量的吃,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第一,用量方面,三七粉每人每天不要超过十克,一次不要超过三克。外用止…

    12-15
    16
  • 适合长期泡水喝的中药

    适合长期泡水喝的中药:   适合长期泡水喝的中药主要有:   石竹花:将石竹花泡水喝,针对于膀胱炎、阴道炎,对女性隐疾有很不错的疗效;   金银花:金银花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将…

    12-13
    17
  •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叶片,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肺、脾经,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所致发热、恶寒、头疼、鼻塞、咳嗽、…

    12-07
    17
  • 中药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归心、肺、肝经。功效主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要作用用于热入营血,口干舌降。本品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营分、血分,为清热凉血,…

    10-28
    19
  • 中药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卷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的作用。   它主要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本品苦寒沉降,清热…

    10-26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