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兴奋型: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多语、大声哭闹等。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情绪低落等。
血管舒缩症状:潮红潮热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的特征性症状,大部分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一年。
心血管症状:20%的患者有假性的心绞痛,有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
此外,约有5%的患者出现轻度的高血压,其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的发作,血压升高的时候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慌等。
更年期症状相关阅读
宫寒严重吗
宫寒严重吗:
宫寒并不是专业中医的规范术语,但是宫寒比较能够代表病人对疾病描述的状况。宫寒意味着胞宫虚寒,患者会感觉到小腹冷痛或者来月经的时候小腹发凉,不能吃凉的东西,甚至有部分患者总感觉到手脚冰凉、小腹发冷,最后可能会影响到生育。
女性应该尽量避免宫寒;如果出现轻度宫寒的症状,在生活中可以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如可以喝生姜红糖水、吃桂圆、羊肉等温通血脉、温暖胞宫的食物;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宫寒,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开温宫、暖宫、补养气血的药物;此外,可以贴敷热贴或者是采用中药的热敷、热灸。
宫寒痛经能贴三伏贴吗
宫寒痛经能贴三伏贴吗:
提到三伏贴,很多患者可能觉得是用来治疗咳嗽、哮喘或者是关节系统的疾病,但实际上三伏贴也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因为只要病症的性质是虚寒性质,都可以用三伏贴在三伏阳气最为充盛的季节来予以贴敷,帮助体内的沉寒痼冷散发到体外。
有很多妇科病比如虚寒导致的痛经、虚寒导致的月经不调、虚寒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等,都可以通过用三伏贴在穴位的相关部位或者是病变的部位进行贴敷,帮助沉寒痼冷散发出体外,达到救治的目的。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治疗疾病的方式不同,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是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有:
第一,贴敷部位的皮肤破损时,不适宜做穴位贴敷;
第二,急性感染期,比如用穴位贴敷来治疗呼吸道的疾病,患者正在急性的感染或高烧,这种情况下也不适宜做穴位贴敷疗法;
第三,如果冬病夏治的时候处于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剧烈的咳嗽、咳血,也不适合用穴位贴敷方法来治疗;
第四,不建议在恶性肿瘤的附近做穴位贴敷治疗。
另外,如果是冬病夏治在三伏天的贴敷,不要出去做剧烈运动、不要受凉、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如果抑制了脾胃的功能,也会影响疗效、影响药物的吸收。
什么是穴位贴敷疗法
什么是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的方法属于中医传统的外治手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具体的就是把一些中药材,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选择一些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类的中药打成细末,然后再用醋、黄酒、蜂蜜,调成膏状做成药饼,再用胶布来固定,制作成膏药贴在穴位上,从而可以达到治疗疾病防治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的作用:第一,药物刺激皮肤可以透皮吸收,有药物的效应;第二,贴在穴位上可以刺激经络,刺激穴位,起到调整机体机能的一个作用。
穴位贴敷较为安全、毒副作用小、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老少皆宜,尤其针对口服药物困难的小儿以及脾胃功能虚弱的患者尤为适宜。穴位贴敷疗法不仅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防病保健。因此,正确认识穴位贴敷疗法,不要盲目拒绝,在多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疗效。
穴位贴敷法能治疗哪些病
穴位贴敷法能治疗哪些病:
穴位贴敷疗法,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在中医治疗领域里应用。比较常见的、熟悉的膏药也是穴位贴敷疗法,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就可以贴膏药,具有把药效集中在病痛的部位,比内服药的效果更快、治疗效果更好。
还有近几年比较熟悉的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在呼吸系统里的穴位贴敷疗法的一个应用,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即选取最热的三伏天的时候,用一些温热的药材混合做成的膏药,比如白芥子、元胡、麝香,然后贴敷在后背的腧穴上来治疗呼吸系统的一些疾病,比如说肺俞穴、心俞、膈俞,这些都属于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