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蛤蚧的药名】
蛤蚧
【蛤蚧的别名】
蛤蚧干、大壁虎、大守宫、蚧蛇、对蛤蚧、仙蟾、蛤蟹。
【蛤蚧的药性】
咸,平。归肺、肾经。
【蛤蚧的应用】
1.肺肾不足,虚喘气促,虚嗷咳血 本品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治虚劳咳嗽,常与人参、贝母、紫菀、杏仁等同用,如蛤蚧丸(《圣惠方》);治肺肾虚喘,可与人参、贝母、杏仁等同用,如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2.肾虚阳痿,遗精 本品质润不燥,补肾助阳,兼能益精养血,有固本培元之功。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遗精,可单用浸酒服,或与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等同用,如养真丹(《御院药方》)。
【蛤蚧的用法用量】
煎服,3?6g;研末每次1~2g,日3次;浸酒服用1~2对。
【蛤蚧的使用注意】
风寒或实热咳喘忌服。
蛤蚧的故事
蛤蚧,一种类似癞蛤蟆般的动物(属首功科动物,一般做药用),怎么看也说不上是漂亮的动物,可偏偏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拥有着人们羡慕的不离不弃、相伴终生的美丽动人的爱情。
蛤蚧,一般产于江西一带,它们一般不会单独行动,觅食也会在一起,即使是寻觅了食物,也是夫妻一人一半分而食之,绝对公平。当阳光温暖的时候,夫妻俩会双双上岸晒太阳。它们经过阳光的沐浴后,夫妻会双双回到他们的爱巢。
蛤蚧的繁殖能力不是很强,他们一次也只能够生育一对小蛤蚧,但是他们对爱情的执著却是人类所无法比及的。当它们夫妻俩有一方失踪的时候,另一方会四处寻觅,如果找不到对方,另一方也绝不会苟活。他们会选择在太阳下将自己晒死,或者碰死。如果是有一方被人关起来,那另一方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找到那个地方,与它的爱侣守候在一起,即使它知道那是个陷阱也会义无反顾。
蛤蚧除去内脏,整体干制可入药,活体还被加工为各种中成药,如蛤蚧酒、蛤蚧精、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丸等销售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