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发病时会有疼痛感,但是却不不红不肿,会影响正常的行走,所以说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热敷缓解不适感。一般采用干热敷法与湿热敷法进行,要注意掌握好温度,不能伤到皮肤。通过热敷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是要注意如果是感染性炎症所引起,就不能热敷,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热敷。
足跟痛,是指足跟的一侧或者是两侧发生疼痛。足跟痛一般不红不肿,但是会影响人的行走,对于工作需要长期站立或者是行走的人来说,很是不便。所以及时的进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热敷,一起来看下足跟痛如何热敷?
一、干热敷法
1.把热水袋加热水温至60-70摄氏度,将热水袋使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于跟腱患处,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
2.不可加温过高,热水袋需有毛巾等物品间隔,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以免造成烫伤。
3.可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中代替热水袋,重量高与患处更贴合。温度同上,不可过高,防止烫伤。
二、湿热敷法
1.将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润在热水中,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手掌测试水温,不宜过烫,敷于患处,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共计30分钟左右。
2.可于热敷处上加盖棉垫、毛巾,以免热气失散,影响效果。
热敷的作用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以达到促进病情恢复的效果。一般足跟痛急性受伤后24小时之后便可以开始热敷,或慢性劳损的足跟痛平时可采用热敷治疗。
热敷对于足跟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是感染性炎症就不能热疗,因为感染性炎症它本身是细菌作用,热疗以后血管扩张会导致细菌更加扩散,加重病情。但除此之外的情况,热疗是可以的,因为热疗能增加血液循环,大家都知道疼是由炎症引起的,通过增加血液循环,炎症因子可以释放到血液里,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排出体外。
足跟痛如何热敷相关阅读
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提起足跟痛这个病症,足跟痛在临床上也叫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可以一侧的足跟疼痛,也可以双侧同时出现。它可以不红不肿,但行走不便。
具体定义是由于足跟的骨质的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的病变引起的。常见的有折筋膜炎,病人可以经常感到起始的疼痛,就是晨起下床或者长时间休息之后站立,迈出第一步的时候疼痛明显。行走数步之后,疼痛反倒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步行的时间增长,或者站立的时间延长,疼痛又再次的加重,这就是折筋膜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足跟垫的萎缩,一般足跟底下都会有一层脂肪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垫渐渐萎缩,病人疼痛多呈深痛,没有放射感,集中于跟骨结节的中央承重区,易被误诊为折筋膜炎。这种病人光脚走路,或者走在比较坚硬的表面时,容易诱发,少走路则减轻。还有一种跟骨的应力性的骨折。这种病经常发生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或运动员、军人,因为长期疲劳性的应力集中引起的跟骨的骨折,也会发生足跟的疼痛。日常生活中还听到肾虚也会引起足跟痛,这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发生足跟痛症状,病情持续会比较长,广大患者可以到医院找专业的医师来就诊治疗。
足跟痛治疗有哪些
足跟痛治疗有哪些:
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尽量避免穿软的、薄的布鞋。再就是可以在鞋里放置比较厚的鞋垫,也可以在足跟负重的位置挖个洞,减少足跟的负重。还可以经常做脚底的蹬踏运动,这样做可以增强折筋膜的张力,改善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的炎症。还有一种就是温水泡脚,有条件可以辅以理疗,或者配以中药汤剂外洗,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和疼痛。
当足跟痛持续疼痛时,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的镇痛药。如果这些保守治疗都没有好的效果,还可以选择做闭合的针刀治疗。针刀手术对治疗跟痛症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脚后跟疼的原因
脚后跟疼的原因: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跟腱炎,疼痛的部位在脚后跟的后方,主要是跟腱止点周围的疼痛,疼痛呈片状,检查的时候,按压局部,会有明显的压痛。做一做理疗,热敷,适当的休息,康复锻炼以后,症状会有明显的好转。
第二是跟骨骨刺,跟骨骨刺造成疼痛一般是疲劳或者说是足跟骨的蜕变造成的,主要的部位就是脚后跟的下方疼痛,通常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按压的时候,会有非常剧烈的疼痛。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热敷,理疗,对症用药,都可以过获得一个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可以考虑局部进行封闭治疗。平时建议多用热水泡一泡脚,对疾病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
脚后跟疼怎么办
脚后跟疼怎么办:
脚后跟疼即足跟痛,指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常见引起脚后跟疼原因有:1。足跟骨刺2。跖筋膜炎3。跟垫痛4。跟骨后滑囊炎5。跟骨骨突炎6。距骨下关节炎7。跟骨骨膜炎。8。足弓结构发育异常9。跟腱炎。一旦出现脚后跟疼,休息后无缓解,需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予以休息、穿宽松软底鞋、热敷、理疗、外用活血通络膏药、口服消炎镇痛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有明确痛点予以封闭或冲击波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根据致病因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 (1)足跟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跟骨痛,X片证实有骨刺者。(2)跟骨钻孔术对跟骨内压高者适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内压降低,治疗顽固性无骨刺的跟痛症。(3)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无原因顽固性足跟痛可采用此法。(4)跟骨滑囊切除术是将跟骨结节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5)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目的是通过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摆正,使跟骨有一个良好的生物支架。
脚底板痛是什么原因
脚底板痛是什么原因:
脚底板疼痛临床上较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足跟的脂肪垫炎或者是萎缩。其疼痛一般位于跟骨的赭面,压痛点在足跟的负重区偏内侧,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其治疗我们可以采取局部的热敷或者是理疗,以及局部的封闭药物进行治疗。
第二,折筋膜炎可以引起足跟部的疼痛,在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以及足心的疼痛足底可有胀裂感,压痛点局限于跟骨大结节的折筋膜处。
第三,一些斜向前下方的跟骨骨刺可能会引起跟骨的疼痛。
第四,根骨的高压症会引起脚底板的疼痛,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足跟部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行走。早期下肢抬高休息,可使症状减轻或者是消失,我们在检查时可以发现,在跟骨的内侧、外侧、折侧均有压痛和叩击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