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应多吃哪些食物

脂肪肝的出现其实对于个人健康也会造成影响,此时就应该多注意日常的饮食,建议多选择吃洋葱,多吃玉米,多吃山楂,多吃黄瓜,多吃苹果,这些食物就能够有效达到控制脂肪肝的恶化,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血管的硬化,对于人体的健康很有帮助。

对于脂肪肝人群来说,合理控制日常的饮食是极其关键的,在生活中如果能够多选择新鲜的蔬菜,又或者是多吃牛肉,羊肉,总是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食物也同样应该注意,但是大部分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脂肪肝应多吃哪些食物?
  一、多吃洋葱
  洋葱中含有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的血脂,具有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效果,另外也含有一种可以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可以有效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同样也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如果可以经常性的吃洋葱,就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脂肪肝。
  二、多吃玉米
  玉米中含有60%的亚硫酸,与此同时也拥有一些高级的营养素,比如谷维素,维生素,卵磷脂等等,如此就能够有效抵抗血管硬化,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玉米也可以有效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为什么印第安人很少会出现高血压,是因为当地的居民直接就把玉米当成主食,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治疗脂肪肝。
  三、山楂
  山楂具有促进消化的效果,能够达到开胃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调节血脂,可以有效防止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也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山楂片,又或者是直接用山楂来泡水喝,也可以有效达到辅助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四、多吃黄瓜
  黄瓜中所含有的细纤维非常多,能够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泄,而且还可以抑制糖类物质的转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人群是非常适合的。
  五、多吃苹果
  苹果中含有很多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糖果酸又或者内黄酮等等,如此就能有效促进脂肪的分解,不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也同样可以有效控制脂肪肝。

脂肪肝应多吃哪些食物相关阅读

儿童脂肪肝怎样治疗

疾病总是困扰着大家的正常生活,大人还有孩子都会患上疾病,有的严重,有的不严重,只要经过治疗,就会好起来。脂肪肝就是近几年发病率相当高的疾病,有不少的儿童也被这样的疾病所折磨,家长担心对影响到成长,想要选择一些办法来治疗。

药物治疗脂肪肝
  为了能够避免药物性脂肪肝的出现,首先就应该注意药物的使用,最好是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千万不要滥用这些药物,应该严格的按照医生嘱咐选择药物治疗,不要自行去购药。
  伤肝的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当中都会直接的详细标注,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的去阅读使用的药物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药物的使用剂量去进行操作,千万不要随意的去增加药剂量。
  用药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它的性能产生的副作用,用中药的时候也是需要了解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了早期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或者是腹胀,都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最好是减少要挤掉或者是不吃。

脂肪肝的饮食注意
  对于儿童轻度脂肪肝疾病采取饮食调理法也是可以的,在饮食上少吃油腻食物,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也不能少,能够有效地缓解脂肪肝带来的危害。
  脂肪肝多半由于长期营养过剩所导致,是患者在生活中要引起注意的。让孩子经常饮用的茶饮有山楂,兔肉等,可以用干山楂泡茶饮用,也可以吧山楂打碎冲茶,如果觉得太酸,可以加入适当的蜂蜜,也可以多吃兔肉,但是最好吃清炖的。

经常用大枣和芹菜放在锅里熬煮十分钟,喝汤吃菜,可以当做正餐的配汤,每次用约十个大枣和三四根芹菜,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少吃猪肉,西餐等高脂肪的食物。

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是什么意思

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的情况,一般都是在我们检查的时间发现的,但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样的专业术语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自身出现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担心的,害怕是患上了什么严重的疾病,那么到底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是什么意思?

针对肝实质回声增粗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专家指出,正常肝实质回声是呈较低的细小光点,分布均匀,肝内门静脉、肝静脉、肝管及其一级分支均能显示。慢性肝炎迁延不愈,B超下可见肝脏体积增大或正常,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肝内静脉和胆管系统轻度紊乱,以及胆囊壁增厚、毛糙和脾脏轻度增大等现象。其中肝实质回声增粗是指肝脏包膜增厚,肝边缘不规则,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在致密的回声区内光点增粗,进而融合呈不规则斑片状。肝实质回声增粗可以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和占位性病变。
  临床中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是肝实质回声增粗的常见原因,但要找出肝实质回声增粗的真正原因,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而在此特别提醒乙肝患者注意的是,出现肝实质回声增粗常说明肝脏受损严重,病情加重。此时患者除了需要做肝功能、b超等检查以外,还需要做hbv-dna检查、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等,进而了解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病毒量的情况,而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如果能配合抗hbv综合疗法可缩短乙肝治疗疗程,提高乙肝转阴的几率。同时可解决单纯用药对人体所造成的副作用问题,解决长期用药所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问题等等,总之,配合抗hbv综合疗法是乙肝治疗的佳方案,很多人来我院进行规范治疗后,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在半年内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实现康复转阴。

脂肪肝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我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阶层、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达25%。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发病向年轻化甚至儿童化快速发展。

易感人群

1、中老年人:年龄增大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减少。

2、肥胖者易患脂肪肝:约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

3、贪食者易患脂肪肝。

4、贪酒者易患脂肪肝。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会增加5—25倍。

5、少动者易患脂肪肝。

6、高血脂者易患脂肪肝。

7、糖尿病患者易患脂肪肝。

8、有脂肪肝家族聚集史者易患脂肪肝。

9、长期节食减肥或长期饥饿造成营养不良者。从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目前许多年轻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

脂肪肝真的与肝癌相关吗

近20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和丙型肝炎的控制,许多国家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人们发现,肝癌的发生率却不断攀升,在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中排名第五,是第三号癌症致死原因。

比如说美国吧,肝癌的发生率甚至以每年80%的速度增加,其中仅半数病例可归罪于丙型肝炎。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有15%~50%的肝癌找不到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酒精等以往认为与肝癌发生有关的病因。于是许多医生在想,肯定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肝癌的发生。

什么因素呢?许多医生想起,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慢性肝病最常见的病因,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9%~46%。那么,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癌有关吗?

从理论上讲,非酒精性脂肪肝从肝脏脂肪变性发展到脂肪性肝炎,进一步还可能发展到肝硬化。由于这种肝硬化常常找不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或酒精等常见的病因,因此常被医生们称为“隐源性肝硬化”。肝癌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那么,隐源性肝硬化会不会发展成肝癌呢?

于是,一些医生开始调查非酒精性脂肪肝-隐源性肝硬化-肝癌三者之的关系。人们发现,大部分隐源性肝硬化的病因实际上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隐源性肝硬化确实能够发展成为肝癌。

2002年,伯格尼斯(Bugianesi)医生对641例肝癌的病因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9%的肝癌患者病因不明。以后经过分析确定,这些患者都是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的。马瑞欧(Marrero)医生调查了100例肝癌患者,发现至少有13%的肝癌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

以往,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地区,又是丙型肝炎病例数最多的国家,我们的目光只注意到肝炎,忘记了脂肪肝。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脂肪肝悄悄地在我们身边不断增加,而我们却熟视无睹,甚至导致我们亲人的死亡! 多么可怕的脂肪肝,我们绝不能再轻视它了!

脂肪有“毒”吗

近年来,医学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脂毒性相关疾病。这个名词让老百姓看到后,确实吓了一跳:难道脂肪也有毒?

脂肪多了就有“毒”了

脂肪是体内三大营养要素之一,它可为机体提供较高的热量、调节体温,还有绝热和机械性保护机体的作用。脂肪还参与细胞壁的构成、为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构成胆汁中成分、参与激素代谢等重要生物作用。人不能没有脂肪! 但脂肪过多,就会引起脂肪肝、冠心病、中风等许多疾病。能引起疾病的物质不就成为有毒的物质了吗?因此,体内脂肪太多了,就有“毒”了。

脂肪呆错了地方就有“毒”了

脂肪在体内的分布也和它的毒性有关。脂肪不但存在于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内,所有非脂肪细胞内也存在有少量的脂肪酸,它们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说,没有脂肪酸就没有细胞的生命。

但脂肪进入非脂肪组织的量不能过多,过多了,就有“毒”了,就会毒害这些非脂肪组织和器官,引起疾病。医学上把脂肪的这种有害作用称为“脂毒性”,把与脂肪过多相关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脂肪肝称为“脂毒性相关疾病”。

给脂肪减“毒”的“瘦素”

脂肪代谢受到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体内有许多激素可以调节脂肪的代谢。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物质与人的胖瘦有关,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瘦素”。别看这种物质的名字叫“瘦素”,但它实际上是由脂肪组织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脂肪贮存增加时,瘦素的分泌增加。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进食、减少体重、刺激能量消耗。但瘦素并不能直接减轻体重。现代医学发现,它最重要的功能是直接作用于非脂肪组织,使肥胖局限于脂肪细胞,防止过多的脂肪酸在非脂肪组织内堆积,产生毒性。

 其他影响脂肪代谢的激素

还有一些主要作用于其他物质代谢的激素可对脂代谢产生间接影响。例如:肝素可增加脂肪分解;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可以使肝脏合成胆固醇增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前列腺素可减少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雌激素能增加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有助于肝脏清除胆固醇,而雄激素和孕激素可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因此,机体内分泌的改变,如糖尿病、妊娠等都可能影响体内脂肪代谢,增加脂肪的毒性。

体内脂肪就像地球上的水一样。地球离不开水,水流在河里、海里,或浇到地里,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水太多了,冲毁了房屋、淹没了村庄,就成了祸害;机体不能没有脂肪,但脂肪太多了,沉积在血管壁、肝脏内,就有了“毒”。

体内的激素就像调节雨水形成的风、气流和云,“风不调,雨不顺”。尽管人类还不能自如地控制地球上的水,但进入体内的脂肪是可以控制的,增加或减少体内脂肪的消耗也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脂肪的“毒”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为的。

(0)

相关推荐

  • 脂肪肝如何预防

    脂肪肝如何预防:   对于脂肪肝来讲,实际上它最好的预防,对于我们生活饮食习惯的管理。脂肪肝又基本上和肥胖相关。所以对于饮食的管理,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话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也是一件非…

    09-01
    12
  • 轻度脂肪肝吃些什么药

    轻度脂肪肝吃些什么药:   脂肪肝来讲,我们首先是要先给患者完善检查,血液的肝功方面、生化学指标的完善、血糖、血脂这些都是重要的指标。再有影像学的检查,要判断患者的肝功能,还有脂肪…

    10-04
    16
  • 抽烟会导致脂肪肝吗

    所有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喜欢抽烟,抽烟的危害很大,不光是会导致肺部出现疾病,还容易导致出现脂肪肝,因此患者一定要戒烟,并且远离二手烟,远离尼古丁的危害。人体…

    11-02
    16
  • 中度脂肪肝的症状有什么

    中度脂肪肝的症状有什么:   脂肪肝现在发病率日益增多,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大家生活条件比较好,营养过剩,而且锻炼的意识不足,所以现在年轻人脂肪肝的发生率得有百分之二三十。那么脂肪肝是…

    10-06
    18
  • 脂肪肝会失眠吗

    脂肪肝的出现必定会导致个人健康受到影响,所以也应该积极接受治疗,首先很多的脂肪肝人群都会伴有明显的失眠现象,当然也会出现肝区明显的疼痛,恶心呕吐等等,甚至还会出现肝脏部位代谢异常,…

    10-25
    20
  • 脂肪肝的症状

    脂肪肝的症状: 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因为跟脂肪肝不同的病理阶段有关系脂肪肝的话。早期主要是单纯性脂肪肝,这个时候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的表现,就完全正常它实验室检查肝脏酶学的指标也…

    11-24
    14
  • 脂肪肝能治愈吗

    脂肪肝能治愈吗: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肝脏中脂肪含量不超过5%,如果超过5%…

    12-20
    14
  • 脂肪肝性肝硬化是怎么回事

    脂肪肝性肝硬化是由脂肪肝发展而来的肝硬化,脂肪肝发展到后期,由于肝脏内炎症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肝细胞纤维化,从而导致肝硬化的形成,而肝硬化又加大了肝癌的患病几率。因此,患者对脂肪肝要…

    08-23
    10
  • 脂肪肝可以吃无花果吗

    无花果的营养丰富,但很多脂肪肝人群不敢吃。其实无花果含有的营养比较丰富,而且本身的质量不高,是可以适合脂肪肝病人吃的。而且这类人群吃脂肪肝对身体还有降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

    11-07
    20
  • 脂肪肝有什么饮食禁忌

    高蛋白饮食,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含量也要增加,不能吃或者少吃油腻的东西,因为吃进去的东西,最后还是在肝脏沉积的,同时也不能吃太多的糖,所以要低脂肪,还有低糖饮食,要多吃点水果,纤维素…

    12-19
    14
  • 脂肪肝患者可以吃无花果吗

    患有脂肪肝以后为了防止成为重度脂肪肝,饮食上需要加以注意,脂肪肝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果,无花果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成分,脂肪肝患者可以使用,而且在无花果里面还含有一些酶类物质适合…

    08-21
    12
  • 重度脂肪肝怎么锻炼

    重度脂肪肝患者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快走或者是慢跑的运动方式,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才会有效,而导致大家患上重度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营养过剩、运动过少以及酒精因素等。 因为…

    11-04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