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症状是什么

骨质疏松的症状是什么:
  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功能下降。每个症状详细如下:
  疼痛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其疼痛会扩散,沿脊柱向两侧。疼痛后出现常出现身长缩短、驼背,主要受累的是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常见是椎体压缩性骨折,以腰椎为最常见。压缩性骨折容易压迫神经,表现为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容易累及脊椎后弯,引起胸廓畸形,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出现呼吸功能下降,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的症状是什么相关阅读

骨质疏松用什么中药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骨质疏松用什么中药。

现代医学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从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两方面考虑。促进骨吸收的西药有合成类固醇、氟化物等;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有雌激素、孕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衍生物等。
  中医则从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着手。现代研究表明,鹿茸、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紫河车、人参、黄芪、丹参、甘草、熟地等具有类性激素作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鹿茸等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减缓机体衰老进程,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等活血类通络药物有改善微循环作用,有利于本病的康复;此外,威灵仙、防己、秦艽、乌梢蛇、独活等祛风通络药物有抗炎、镇痛作用,能环节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骨关节疼痛。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患上骨质疏松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多了,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往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患上各种疾病。那么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究竟有哪些呢?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1.天生偏瘦或骨架较小

骨质疏松人群越来越多了,对于那些骨架较小的人群患上骨质疏松的年龄也会相应的提前一点。

人们在20~25岁时骨质密度达到峰值,从30~40岁开始下降。建议30多岁时应注意增强骨骼健康,具体措施包括:多吃奶制品等富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冲击力较大的运动。

40多岁时,继续保持饮食营养,增加钙镁和维生素D,多做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2.吸烟

根据各项研究,长期吸烟的人群骨质的密度都会相应的下降,从而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更大,是危险的人群。

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3.每天饮酒超过250毫升

研究发现,酒精容易导致骨骼变脆,因为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

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饮酒对女性骨骼的影响比男性更大。为了保护骨骼,务必减少饮酒量或戒酒。以茶或温牛奶加蜂蜜取而代之。

 4.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

不喝牛奶的人群患上骨质疏松的人群也是比较的多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的喝一点牛奶,对健康有益。

牛奶是佳壮骨食物,补充钙质十分关键,维生素D强化牛奶更关键。经常饮用牛奶和维生素D及钙镁等矿物质强化豆奶,都有助于增强骨质,防止骨松。

 5.出现饮食紊乱症

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盏警示红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到女性骨骼健康。

专家建议,厌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6.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

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

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PCOS)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专家建议,发现月经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7.有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

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重要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

专家建议,弄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骨质疏松症,如实将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正确预测骨松危险。

 8.白人或亚洲人、女性及50岁以上人群

3种危险因素中有1种,则骨质减少危险增加,若3种全有,那么骨折危险会大增。60岁以上人群更应当心,因为骨质减少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

专家表示,75岁以上女性中,骨折发病率高达90%。50岁以上人群应测骨密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9.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

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增强骨密度药物。

你了解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 包括青少年型 )3 种。所谓特发性骨质疏松就是原因尚不明确的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 5 ~ 10年内,绝大多数人属于此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 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可以看出,绝经后雌激素的急剧减少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主要影响踏入更年期的女性;而当她们进入 70 岁之后又因骨代谢改变会发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发生的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也是人体组织器官衰老的一个表现。人体的骨密度峰值通常在 30 ~ 35 岁左右达到最高,随后进入平台期之后在缓慢下降。一般来说,女人骨质流失最快的时期是停经后 5 年间,脊椎密度平均每年减少约 5%,而超过 50% 年过 80 岁的女性都会有骨折的经历。男性骨质流失的速率则较为稳定,在达到平均巅峰骨骼质量后,依据不同部位,每年流失约 0.5% ~ 2%。

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人就是容易得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人群。这些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固有因素)和非先天因素(非固有因素)。危险因素常常就是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所在,了解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就可以抓住引起骨质疏松的“幕后黑手”,就能有针对性地治疗骨质疏松,真正做到既治标又治本。骨质疏松症的固有危险因素包括:人种 ( 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 )、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人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种、性别、亲属等,人也不能改变衰老的趋势。非固有因素: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 D 缺乏 ( 光照少或摄入少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癌药等)。

形象地说,瘦弱的老太太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对于我们是否患上骨质疏松有重要帮助。这个测试是让受试者回答 10 个问题。如果受试者有下列 10 条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就表明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做出明确诊断。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

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女性预防骨质疏松要强化非药物意识

当今随着骨质疏松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女性。为了有效预防,不少女性往往采用“双管齐下”的办法,一边服用钙剂,一边增加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高钙饮食的摄入,以此来弥补不足。但往往忽视了作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运动和晒太阳。

日本通过互联网以30岁以上的女性为对象,对闭经前的女性500人和闭经后的女性500人进行了一项调查。从中获知,尽管为了壮骨和预防骨质疏松,1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是有效和必要的,但25。7%的人回答运动不到30分钟,而53。8%的人几乎没进行过,特别是闭经前女性运动不足更为明显,达到了83。4%以上。作为能够促进骨质形成的阳光照射,尽管“知道”和“听说过”的比例共计79。3%,但晒太阳时间不足30分钟的人,达到了58。3%。

医学研究表明,在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中,神经肌肉等机械因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运动可刺激机体成骨细胞活动,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还有,钙从肠道被吸收,其中维生素D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紫外线在体内制造维生素D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女性在预防骨质疏松时,一定要增强运动和晒太阳的意识,并付诸实施。

(0)

相关推荐

  • 骨质疏松吃钙片吗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一旦诊断骨质疏松,光吃钙片不够。因为抗骨质疏…

    11-20
    17
  • 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

    骨质疏松是一个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因为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

    12-12
    10
  • 骨质疏松的饮食

    骨质疏松的饮食:   骨质疏松主要原因包含两方面,骨质破坏与成骨细胞再生减少。饮食从不同年龄人群考虑,具体的禁忌如下:   1、青少年:注意增加钙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虾、肉、牛奶、…

    12-02
    10
  • 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

    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要选择最适合其自身的治疗方法,具体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治疗。临床上骨质疏松治疗的常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1、基础治疗,让患者适当调整…

    12-19
    9
  • 骨质疏松症状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状是什么: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

    11-18
    21
  •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预防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预防:   在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很普遍。骨质疏松最大危害是骨折,会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便。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很简单,建议老年人每年做一次…

    12-03
    15
  • 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对于老百姓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对于普通的骨质疏松,采取的方法也很多。事实上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不能单靠药物进行治疗。骨质疏松有的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譬如抽烟。…

    12-21
    16
  •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基础用药,包括我们常说的钙剂,以及促进钙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针对骨代谢进行用药,包括…

    12-27
    14
  • 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怎么办:   1、得了骨质疏松,首先需要对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如抽烟酗酒的习惯会影响到骨的代谢,应该戒烟戒酒,在运动方面,中老年人应该多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11-25
    16
  •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可引起腰背部酸疼,或全身性骨痛,尤其在翻身、坐起或负重活动后加重。骨质疏松还会引起脊柱变形,出现压缩性骨折。如果胸廓变形,会影响呼吸,引起呼吸困难。如果腰椎脊柱损伤,会影响…

    09-27
    10
  • 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吗

    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吗:   骨质疏松的患者较重要的临床特点就是容易发生骨折,主要原因是骨量的减少,会引起骨组织结构的改变,从而降低骨的强度,使骨在受到力量时易发生骨折。临床上,骨质疏…

    12-07
    12
  • 骨质疏松有哪些原因

    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首先有正常的生理因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骨量逐渐丢失。还有一些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体内激素的变化,骨量也是丢失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疾病,譬如骨软化症等…

    11-29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