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实际上就是一种声学放大的装置,把声音放大到患者可以听到的范围内;就像放大镜,把小字放大,让我们可以看到。助听器分为很多种类:有盒式、耳背式、耳内式。除此之外,还有是用于传导性耳聋的骨导式助听器。对于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患者,适用的助听器种类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助听器需要借助患者的残余听力来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用。如果听力损失非常严重,就不能够验配助听器,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的听觉辅助装置进行听力的放大。
助听器是什么相关阅读
宝宝咿呀学语是不是代表不会有听力损失了
宝宝咿呀学语不等于不存在听力损失,因为在孩子的言语发育过程中分成很多阶段,比如有语言前期和语言期。对于正常听力的孩子和重度感音神经性损失的孩子,在语言前期,他们的发育过程一样;即使是重度听力损失的孩子,也能发出类似于“妈妈妈”或者“爸爸爸”这种音;只不过在后期的发育过程中,听力正常孩子的语言有进一步发育,可以形成一些简单的语言。比如孩子非常有特色的名词和动词结合的语言,像“妈妈抱”、“爸爸亲”,但是对于极重度耳聋的孩子,他不能发育到这个阶段。所以对于孩子,早期的咿呀学语,无论是否存在听力损失,都可以出现咿呀学语的阶段;只不过在后续的过程中,听力损失的孩子语言发育不再进展,而听力正常的孩子会随之逐渐进展、发育成为正常的语言。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是什么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弥补新生儿听力筛查,可能发现不到迟发性听力损失,或者对有一些耳聋基因不能明确诊断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它是在孩子出生,或者是出生三天之内,通过采足跟血的方式,使用耳聋基因芯片对中国人群常见的四个基因、九个位点进行筛查。在取足跟血之后,通常在三个月左右,家长会收到耳聋基因检测报告的结果,这个结果中会对孩子是否携带耳聋基因,或者存在耳聋致病基因的情况,进行明确的分析,并且对后续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进行提示。
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是不是一定会耳聋
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患者或者孩子,他只携带某个耳聋基因。这种情况下,他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这样他在未来有出现耳聋的风险,或者是否会发病,和不携带基因的人群一样。如果他是一个耳聋基因的发病者,他一定存在发病风险,而且医生会根据他是携带哪种耳聋致病基因,进行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方案。不同的耳聋基因致病者,后续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方案有所不同。因此当拿到一个基因检测结果的时候,还是要进一步的进行耳聋基因的咨询,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答案。
突发性耳聋是什么
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之内听力突然下降,听力损失超过了15分贝以上,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或突聋。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以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应对病因进行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包括积极治疗感染,有药物治疗,局部雾化和理疗,对于大部分儿童患者都有效;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以给予手术治疗,比如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鼓膜穿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