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症状

脾胃不好症状
  脾胃不好,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
  那么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冷食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的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湿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不好症状相关阅读

脾虚症状

脾虚症状:
  脾虚证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闭经,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表现。
  一、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舌苔淡白。
  二、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
  三、中气下陷。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的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四、脾不统血。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脾胃不好如何调理

脾胃不好如何调理:
  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首先要从生活上进行调理,保持精神的愉快,避免过度的劳累、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
  另外饭前少用脑,吃饭要专心,饭后稍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的时候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夏季亦不可贪凉露宿。
  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地做内养气功、保健操以及太极拳。
  禁食的食物不要吃利气消积,容易耗损脾气的食品,比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三阴交疼是什么原因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脉所交会聚集的地方。三阴交在轻度按压的时,出现的酸麻胀痛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不按压也会疼痛,则为异常。脾胃问题、下肢水肿都会引起三阴交穴位的疼痛,要依据其他的身体症状来判断疾病情况。

脾虚是什么原因

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服用寒凉药物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送水液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失血、四肢乏力等症状。

脾虚应该怎么样去调理

脾虚的调理方法:一、服用药食同源、健脾益气的中药,像红枣、莲子肉、山药、薏米、白扁豆;二、用一些温性的食物,像葱姜蒜、白胡椒、花椒、羊肉;三、行气化滞的食物,像佛手、金桔、萝卜、玳玳花、梅花;四、消食的食物,像山楂、神曲、麦芽。

(0)

相关推荐

  • 胃寒治疗方法

    胃寒治疗方法:   辨证施治:   一,胃虚寒。证候: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11-21
    13
  • 脾胃湿气重症状有哪些

    湿气应该不是中医的说法,湿和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也不会成为一种病变,一种邪气发生的原因。一般中医讲到湿是湿浊、痰湿、水湿,所以问题应该问脾胃湿重的症状有哪些。脾胃湿重不管寒湿也好…

    12-10
    14
  • 脾胃虚寒症状

    脾胃虚寒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湿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11-23
    15
  • 脾胃虚寒症状

    脾胃虚寒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湿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12-09
    12
  • 脾胃不和的症状有什么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不和的症状表现为运化和受纳功能不协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营养精微物质需要清气上升,胃的通降功能够使浊气下降。如果脾胃不和,就会出现饮食不消化、胃脘胀满、大…

    12-10
    12
  •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的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腹泻等。…

    12-09
    14
  • 脾胃虚寒应该怎么调理

    日常生活中脾胃虚寒的调理,应避免饮食不规律,少吃生冷寒凉的东西,腹部要注意保暖。脾胃虚寒的人适合吃温性的食物,像姜、羊肉、胡椒、花椒或者辛热的食物,不宜吃寒性食物,像冬瓜、苦瓜、黄…

    12-10
    14
  • 怎么养胃

    怎么养胃:   如何养胃?养胃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米类:粳米,又名大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消烦止渴,止泻止痢。菌类:蘑菇甘、平,入胃、肺经,有健脾开胃的功效。还有蔬菜类,同样具…

    11-23
    9
  •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脾胃来有效摆脱大肚腩

    在现代社会,大肚腩已成为许多人的健康困扰,不仅影响外在形象,更是内在健康的预警信号。本文将揭示那些容易催肥肚腩的食物,深入探讨大肚腩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并引入中医视角,讲述如何通过调…

    03-23
    4
  • 脾胃湿热是什么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之邪困阻脾胃。从中医角度讲,脾属土,脾主运化水湿。湿邪困阻脾胃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湿邪运久之后可化生热邪,湿为阴邪,需用温性药物,热属阳邪,需用寒性药物,两者…

    12-06
    13
  • 脾胃虚寒吃哪些好

    脾胃虚寒吃哪些好:   一,丁香、肉桂、红糖。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二十分钟。取汁,调入红糖,每服五到十毫升,日三次。适用于感寒腹痛者。   二,高良姜、粳米。先…

    12-10
    13
  • 脾胃虚弱症状

    脾胃虚弱症状:   脾胃虚弱的常见的症状:病程较长,泄泻时,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

    11-23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