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花生吗

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赖氨酸成分,还有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其含糖分较少,因此在患有糖尿病是可以吃花生,但是要注意适量不可以多吃,以免花生中的油脂影响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而慢性疾病,患有这种疾病主要和病人平时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一些喜欢甜食或饮食没有节制的人群最容易患上糖尿病。因此在患有糖尿病时一定要注意饮食,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影响健康。那么,糖尿病能吃花生吗?
  花生是一种常见豆类食物,而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也是可以吃花生,但不可以多吃。花生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赖氨酸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抗衰老作用。还有花生的外皮含有油脂、维生素、还有具有凝固作用的物质元素,同时还具有可以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也可以适当食用花生。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花生是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物质元素,在生活中经常吃一些花生可以帮助身体补充这些营养物质,而且花生具有抗衰老功效,对美容养颜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吃花生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因此糖尿病人在吃花生时要注意适当,不可过量食用。
  花生属于一种坚果类食物,其富含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较多,能有效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对血糖控制和血管保护也有很大作用。而且经常吃花生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因此在患有糖尿病时也是可以适当吃花生。
  不少人可能不知道花生富含纤维素,如果糖尿病患者适当地吃一些花生,这些物质也可以帮助病人使其体内的血糖更稳定。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适当食用花生还是不错的。但是花生中的虽然糖分不多,但是含有较多的油脂,因此也不可以多吃,以免影响病情。

糖尿病能吃花生吗相关阅读

为什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能用β受体拮抗剂呢

在临床上经常有大夫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但是,有人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这是为什么?

1、《国家处方集》有记载:在无并发症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或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危患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特别是避免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

2、避免使用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的原因:非选择性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阻断β2受体,从而抑制了肌糖原分解, 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或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而不易恢复;长期大剂量应用还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增加肝糖输出;此外还有升高TG、降低 HDL等不良反应。

3、美托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那么是否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呢?不能一概而论。β受体阻滞剂——能对抗儿茶酚胺类物质,降低心率,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可与利尿剂合用以加强疗效。对于运动后血压升高、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佳。主要的不良作用是负性变时、负性变力作用,延长心脏传导,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大剂量可影响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代谢和糖耐量异常,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故对老年ISH或糖尿病患者,不是首选的药物。但对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仍推荐首选使用(在血糖监控的前提下)。

胰岛素针开启后无须放在冰箱贮存

胰岛素针开启不要放在冰箱储存。原因是:

1. 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室温保存。温度不超过30℃,可保存28天,所以开封使用后的胰岛素不必再放入冰箱冷藏,且由于胰岛素针反复置于在冷热环境中更易造成胰岛素失效。尤其是不能将装上笔芯的胰岛素笔放入冷藏箱,反复放入取出,如果针头未取下,胰岛素药液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成注射量不准。因此,每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完成后,只需将针头取下,室温保存即可。

2. 胰岛素针开始使用后,由于注射液已经与外界连通,不在密闭的环境下,放入冰箱会使针剂水分挥发(如新鲜蔬菜再冰箱放一天就会奄),反而不利于药品保存。

3. 实际上在使用胰岛素30R等注射剂时,往往使用者都不知道用前需要摇动混匀。如诺和灵30R为可溶性人胰岛素30%,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70%预混制成的混悬液。如果用前不摇匀,就可能使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沉积于注射器下方,且影响疗效。如果开启后,再放于冰箱,也会加速的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沉积。

另外,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药瓶或者胰岛素笔芯应盒装储存于2℃~8℃的冰箱内,可保持活性不变2~3年。如果需要长途携带,可将胰岛素装在专用的盒子里,到达目的地后再放入冷藏箱中。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剧烈震动,因为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是由两条氨基酸链通过两条二硫键松散的连接在一起,在剧烈震动的情况下,二硫键会出现断裂,从而破坏其生物活性,导致药效丧失。乘飞机旅行时,胰岛素应随身携带,千万不可随行李托运,因为托运舱与外界相通,温度可降至零度以下,这样会使胰岛素变性。

糖尿病肾病患者想要控血糖,保护肾功能?这六点你必须做到

吃乃人生大事”,对!吃的确是门学问!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吃是很重要的事,吃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是有窍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窍门吧!

限制食盐量

要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控制食盐的量,食盐量不能过多,会引起浮肿;不能过少,会使身体缺碘。终末期肾病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浮肿或尿量少,限制食盐量可防止并发症的进展,但是如果同时出现呕吐、腹泻时,就不要过分限制钠盐量,还要及时补充。

少油饮食

患者应减少外出就餐,外出就餐的菜肴烹调大多是炸炒涮卤等,会有大量的油和盐。患者应选用清淡饮食,自己做饭时可以选用植物油。在外出就餐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吃饭的量和食物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很多患者会认为不吃肉、蛋类食品、不喝奶就是低蛋白饮食,这是不对的。素食中的植物蛋白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少,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不利于肾功能恢复。

可适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肾功能损伤。每日摄入的蛋白质量按0.6-0.8克/公斤标准体重给予,在饮食中,要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

多吃粗粮

患者可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特别是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要严格限制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热量高的食物。可以选用木糖醇等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来改善口味。

患者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左右。

定时定量饮食

患者可少食多餐,两餐之间需隔4-5小时。例如: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需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加餐时的食物可在正餐中取出一部分来。

限制高钙低磷食物

糖尿病肾病电解质紊乱以低钙高磷为常见,所以要重视饮食中的高钙低磷食物,但是往往含钙高的食品含磷也很高,所以高钙低磷饮食强调低磷。例如:禁食动物的内脏和脑子、干果、虾皮、壮骨粉等。

不同时段血糖自我监测的适合人群

国外大规模糖尿病临床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可降低和延缓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在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6.0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血糖控制达到上述标准的比例很低,即使在城市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也只有25%左右。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没有进行科学的血糖自我监测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糖化血红蛋白常常被看作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医师评估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是由全天24小时的血糖决定的,因而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一次血糖监测影响因素很多,如果根据一次血糖测定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

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我们只能通过选择一天中具有特定意义及代表性的若干时点,通过测定其血糖值来反映全天血糖的变化情况。

那么,我们通常选择哪些时点?各个时点的血糖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如何掌握呢?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自我检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以每周监测1-2天全天五个点或七个点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每天7个点的血糖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有下列情况时应加强监测:

①开始使用胰岛素(尤其带胰岛素泵者)治疗的患者。

②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③ 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④ 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⑤ 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⑥ 怀孕的糖尿病患者。

⑦ 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有些病是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基因学说。天生基因好的人,即使生活习惯稍微差些,可能对他的健康乃至寿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家族性基因不良的人,有时候即使再注意养生,也难保不得病甚至是要命的疾病,这是没办法的,还不能和别人比。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

于某,浙江人,53岁,6年前在北京学习时候与我相识并成为好友。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说父亲和大哥、二哥都是糖尿病,自己非常担心哪一天也戴上糖尿病的帽子,所以,平时各方面都格外的注意,特别是在吃喝方面非常小心,简直早已经把自己当作糖尿病病人看待了。去年在北京相聚,又聊起这个话题,他自嘲说早就戴上帽子了,现在轮到老四着急了。这就是基因在起作用,什么都可以选择,基因无法选择。

有很多疾病怎么得的都不知道,从医学角度也说不清楚。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内科学》中讲到很多疾病的时候,我们同学之间都近乎开玩笑地说,书上第一段可以高度浓缩为“病因不清”,最后一段可以浓缩为“本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和方法”,这可不全是开玩笑,正是由于很多疾病不知道病因,所以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目前的科学水平,真的做不到任何疾病都可以预防,在养生保健方面,我们要积极努力,当然,如果我们问心无愧了,再发生什么疾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这方面,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思想准备。

本章用意在于提醒人们,要针对自己的不足即生活方式上的毛病尽量改正,或者用加法(比如增加运动量),或者用减法(少抽点,少喝点等)。可是,真正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不仅“管住嘴,迈开腿”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还有一件更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应对“病由心生”。练心修心的方法很多,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那就是不要只工作,只忙事业忙挣钱,建议人人都要培养情趣爱好,提倡情趣养生法。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身上痒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身上痒需根据引起发痒的原因对症治疗。药物刺激所致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或酌情增减药量、高血糖刺激皮肤所致需坚持控糖、使用润肤产品、过敏所致发痒需听取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或适当…

    11-29
    12
  •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饮食注意什么

    糖尿病是当今极其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早期症状饮食上的注意非常多,务必要做到忌辛辣,同时,千万不能够抽烟喝酒以及要限制淀粉和高蛋白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不同的患者在饮食注重的过程当中…

    10-22
    15
  • 糖尿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我们往往称之为五驾马车。   第一,生活方式、饮食控制。这种饮食控制实际上总热量的一个限制,有人常问糖尿病该吃什么或者怎么吃,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理论…

    11-17
    16
  • 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患有糖尿病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太高或太低影响身体健康。空腹血糖和餐后三小时血糖在3.9~6.1之间,餐后一小时血糖在11.1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以…

    11-07
    22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时怎么进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使中药治疗,比如芪明颗粒,和血明目片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患病四年左右的时间到眼科体检,早发现,早干预。日常需要结合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要将…

    11-23
    15
  • 糖尿病能医好吗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是难以治愈的。不过,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除了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外,患者最重要就是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需要吃得健康一些,还要注意一下必须长期积…

    10-30
    13
  •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是什么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是什么:   糖尿病越来越常见,它常常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不爱运动或热量的摄入增加都会导致糖尿病,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容易导致高血压,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得高血压…

    12-22
    16
  •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时间受较多因素影响,急性并发症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与患者血糖突然急剧升高有关。一般大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诊…

    11-13
    12
  • “脚气”会加重糖尿病足病情吗

    当糖尿病足患者合并脚气的时候会加重糖尿病足,因为脚气本身是一种霉菌感染,可以合并细菌感染,混合感染会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脚气患者合并的其他细菌感染,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糖…

    11-10
    13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有哪些:   糖尿病在我国目前发病率很高,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还是建议以西药治疗为主,因为纯正的中草药并不能降糖,目前市面上卖的最多的中成药可能就是消渴丸,其实里面加…

    11-15
    12
  • 糖尿病会心跳加快吗

    糖尿病会心跳加快吗:   糖尿病是可以引起心跳加快的,因为糖尿病它是一个累积多个器官的一个疾病,它可以累积到全身各个器官,包括心脏的大血管的病变以及微血管病变导致大血管狭窄,甚至更…

    12-15
    30
  •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可能会致盲,肾功能衰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人口腔容易感染,比如牙龈炎、牙周疾病。糖尿病引起胃肠神经病变会很多,比…

    11-10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